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东亚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迁日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9日上午,来自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孟加拉及我国的40多位专家学者共聚我校,参加为期两天的“东亚区域整合:移民及其影响”的学术会议。尽管研究领域各不相同,但学者们还是在会上形成了强烈的共识——“东亚区域内人口的跨国流动与迁移是推动东亚一体化的动力之一,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动力”。
我校副校长李建发出席当天上午开幕式并表示,东亚地区整合与移民问题,与海洋研究、东南亚研究以及华人研究息息相关,是国际问题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厦门大学教学和科研的一个特色。他深信,会议将会产生这一研究领域的新成果,进一步推动当代东亚人口跨国迁移的研究。
一般而言,“东亚”所涵盖的国家包括东盟10国(即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和中国、日本、韩国。东亚一体化,就是指这些国家希望通过长期的相互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形成一个紧密整体,它建立在共同利益和地区认同的基础上。
“资本流动、技术流动、人员流动是一体化的三个重要特征。”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说,“对于前两者,我们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而人员的移民和流动问题则长期被忽视,但这一点恰恰是最重要的。”
庄国土举例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移民到东南亚的人数近280万。与此同时,近10年来,韩国到中国经商、务工和留学生有80万人,日本在中国经商的人数至少10万,东南亚在中国经商的人数也在10万以上。“这些规模庞大的人口跨国流动与迁移,不仅成为东亚区域一体化的标志,也成为影响东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乃至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庄国土认为,对这一问题的清晰认识,将有助于促进和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海西经济区建设的着眼点应放至整个东亚一体化的进程中,而不仅仅是海峡两岸。福建省和厦门市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一方面积极组织沿海和内地人员到东亚各国经商、学习、务工等,另一方面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吸引东亚各国人员以多种形式移民到福建和厦门。”
据了解,此次会议由厦门大学苏氏东南亚研究中心、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院、韩国全南大学世界韩商文化研究院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研究所共同举办。会议不仅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黄朝翰教授作题为“对‘新华侨’的一些思考”的主题报告,还将就“中国崛起与区域影响力”、“东亚一体化与移民”、“马来西亚中国研究:从政治、文化和经济视角”、“多学科研究框架下的东亚移民研究”、“东亚移民:政治、经济和文化”、“东南亚华人移民和民族研究”、“东亚的华人移民:历史、经济和文化”等七个专题展开探讨和交流。
(宣传部 李 静 汪亚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