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丹麦童话故乡的小美人鱼,用天鹅般的嗓音与巫婆交换了人类的双腿。那天籁之声我们本无缘听到,幸运的是,丹麦男声合唱团来到厦门大学访问,以精彩的表演满足了我们这一夙愿。
10月12日,艺术学院小音乐厅正在上演南丹麦男声合唱团厦门大学交流访问音乐会。院长苏力首先代表学院对交流团的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最后祝愿交流访问音乐会圆满成功。
演出前的音乐厅,丹麦男声合唱团与学院的演员们在台上台下紧张而有序地排练备场。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合作排练已经使彼此间留下了非常友善美好的印象。
丹麦男声合唱团带来的一首丹麦传统民谣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合唱队的成员年龄跨度大,有可爱的小男生,有英俊的青年,有风度翩翩的老者,大家统一的白衬衫红领结,队列整齐,帅气非凡。他们的歌声时而低沉、婉转,时而清亮飘逸。台下观众无不屏气凝神,思绪乘着那歌声的翅膀飞到了那个童话的国度。
接下来的几个节目带着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均由我院的同学精心编排。琵琶四重奏《彝族舞曲》,女声独唱《三十里铺》,笛子独奏《秦川抒怀》,男声独唱《山西牧歌》,古筝独奏《春到湘江》……演员们身着中国民族服装,女生含蓄娴静,男生热情奔放。台下丹麦的朋友们脸上带着被深深吸引的微笑,侧耳凝听,偶尔跟随音乐的韵律轻轻颔首。
最后,丹麦男生合唱团演唱了各国民谣的“大串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后一首竟然是由丹麦语演唱的我国蒙古族歌曲《嘎达梅林》。今天的演出充分显示出丹麦男声合唱团的专业精神,配合天衣无缝,此起彼伏,收放自如。观众被他们美妙的歌声牢牢抓住,深深感动,几乎忘记拍照。
演出在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同学们与丹麦友人纷纷合影留念,短短的两个小时他们因音乐之美留下难忘的印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演出之后,丹麦男生合唱团的女指挥接受了采访。三年前,这位气质翩然的女士曾经带领着丹麦女子合唱团来过厦门参加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她告诉笔者,她很喜欢今天的这场音乐会。中国的民族音乐韵律优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的节目也非常棒。虽然以前没有接触过中国音乐,语言方面也存在差异,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对彼此民族音乐的感悟和欣赏。
(艺术学院 林丹 张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