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180余名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厦大“结业”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8日 来源:

9月27日,在我校接受了为期一个半月集中培训的180多名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顺利结业。从明天起,他们将陆续奔赴全球51个国家的110所孔子学院任教,开始为期1至2年的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推广工作。

当天上午,我校举行“2009赴全球孔子学院(课堂)志愿者培训班结业式”,为这些志愿者颁发证书并授旗。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校党委书记朱之文,副校长孙世刚、李建发等出席结业式。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主持结业式。

据介绍,本次培训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主办,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承办。志愿者们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六十多所高校,其中,我校有10余名。培训按照“素质拓展训练”、“中华文化及中外交流”、“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中国传统工艺制作”四个主题进行。

组织者对此次培训高度重视。在培训内容上,除了安排了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和技巧、中华才艺、国际形势、外事礼仪及纪律等传统课程外,今年还特别加入了“三感”(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三情”(激情、热情、感情)教育,并安排中外孔子学院院长和回国志愿者做针对性地指导和经验交流。在培训教师选择上,除了邀请教育部、外交部、国侨办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驻外大使外,还邀请了包括易中天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授课。

许琳称呼这些志愿者们为“文化志愿军”,在1个多小时风趣生动的报告中,她以一个个自身亲历的故事告诉志愿者们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三情”,时刻牢记“三感”,让理想在青春闪光,让人生价值在奋斗中彰显。许琳说,志愿者们承载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光荣使命,通过“零距离”地与世界各种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达到向世界介绍并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报告最后,许琳以“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总得有一点信心”这一胡适在1936年对北京大学毕业生的演讲来勉励全体志愿者,希望他们永远保持学习的习惯和自信的心态。

出征在即,孙世刚寄语广大志愿者们要牢记使命,珍惜荣誉,充分认识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要以培训为平台,继续努力充实完善自我,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能力,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在全球87个国家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7000多名。我校已在全球建设了10家孔子学院,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达200多名。

(宣传部 文/李 静 图/潘万华)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