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人类学系师生参加“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来源:

日前,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在昆明隆重举行。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师生30余人前往美丽的春城昆明,与来自全球的4000余位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坐而论道,切磋交流。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大会每5年一届,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之一。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承办,主题为“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来自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43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收到5000多篇学术论文。大会共组织165场学术专题研讨、22场影视专题会议、23部人类学影片展映和6个展览活动,参会的国内外学者充分展示和交流了各自最新、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

厦门大学作为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机构,积极参与大会的筹备和学术研讨活动。人文学院副院长彭兆荣教授、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曾少聪教授、邓晓华教授、宋平教授、贺霆教授、蓝达居副教授、余云平副教授、李文睿博士等教师和研究生出席会议,我系师生的论文共30余篇入选,多位老师担任专题会议主席。厦大师生在此次大会上与各国学者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学术交流,展示了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受到了与会各国学者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在大会的165场专题会议中,人类学系多名学者担任中方主席,其中包括彭兆荣教授的“东亚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旅游业和少数民族群体”专题会议,曾少聪教授的“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专题会议,贺霆教授的“人类学西方社会研究”,蓝达居副教授的“历史人类学:时空与文化的互动”等。专题会议收到了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百余篇论文。专题会议上,国内学者与国际学者零距离交流和对话,把国际上最新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成果带到了中国,同时也把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推介给了国际学术界。除此之外,与会师生还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显示了我校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的雄厚实力。

另悉,“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云南大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生暑期研修与田野调查在昆明举行,我校人类学系研究生陈巍巍作为正式学员参加了学习和调查活动。

(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赵晋)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