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有着传统优势学科的“新”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紧紧围绕“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构建两岸新闻传播研究交流平台,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服务”这一实践载体,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了把分析检查阶段提出的思路、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新闻传播学院认真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
突出特色 构筑核心竞争力
学院要做强做大,特色是关键。新闻传播学院借助厦大得天独厚的“侨、台、特、海”的区位优势,把“面向海洋、亚洲一流的现代化新闻传播学院”作为学院的建设目标。院党委书记邓朝晖说:“发挥对台湾和东南亚各国新闻媒体的研究的特色,打造对台宣传人才培养基地及两岸新闻交流中心,我们学院确实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尤其是张铭清院长长期从事对台和对外宣传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新闻学’,强化了新闻传播学院的特色,引领学院以更开放的姿态进行两岸教育和新闻交流。”
为了进一步强化主流特色,构筑学科核心竞争力,打好“对台”特色牌,学院积极探索“教育特区”的办学模式。眼下正值第三学期,学院聘请了三名台湾政治大学的教授来给学生讲授《新闻图表》、《创意体验与实践》、《数位传播与文化》等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为了进一步推进实质性合作的开展,新闻传播学院正在与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探讨共同创办“厦门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传播研究中心”,开办“国际广告硕士培训项目”与“国际广告硕士学位项目”,培养全球化时代的顶尖广告人才。新闻传播学院还筹划建立“海峡媒体研究中心”,并计划在年底举办以“‘大三通’条件下的两岸新闻研究(“一国两制”新闻学)”为主题、由两岸三地学者共同参与的高层次学术会议。
随着与台湾高校、媒体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学院在两岸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师生也从中受益良多。通过参与“‘一国两制’新闻学研究”、“‘一国两制’下的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一系列课题,学院的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他们应邀赴台参加学术会议,与台湾学者进行合作研究,不仅使他们开阔了眼界,提升了科研水平,而且还提高了教学质量。近日,由国台办资助、张铭清主编的《海峡两岸新闻与传播研究》出版,书中收录了多篇我校新闻传播学院师生的研究成果。学院还强化台海特色,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增加两岸媒体研究等相关课程。此外,学生还可以与台湾高校学子互访互换,并且有机会到台湾的媒体实习。
发挥优势 实现学院科学发展
在整改落实方案中,学院领导班子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根据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把近期整改和远期整改相结合。邓朝晖表示:“在整改落实阶段,学院将从大事入手,抓好几件推动学院科学发展的大事。”学院领导班子正着手完善学院五年发展规划,制定并实施学院推进两岸新闻传播研究行动计划,包括修订、完善《新闻传播学院五年发展规划》,制定并实施《新闻传播学院推进两岸新闻传播研究行动计划》。近期,学院还将从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考核体系、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理顺院系管理体制等八个方面进行整改工作。
两年来,新闻传播学院已逐渐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优势和特色正在显现:学院有作为中国广告学“黄埔军校”的传统学科优势,面向台港澳和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具备借助本校台湾、南洋研究力量,形成研究合力,加之中央加大对台新闻传播研究投入的政策优势。四个优势决定了学院今后的发展战略。学院将在保持广告学传统优势学科地位的基础上,以“国际化”思路将广告学科推上新台阶;推动以媒体关系为核心的公共关系研究与教育;积极融合学校台湾研究力量,构建两岸新闻传播研究交流平台,建设“对台宣传人才培养基地”,力争将新闻学科打造成为台湾东南亚媒体研究方面的强势学科。学院还将争取新的学科增长点,依托现有的传播学基础筹建传播学系,并联合校内力量开展新媒体传播研究,力争在新媒体研究方面有所建树。
(宣传部 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