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由漳州校区团工委、漳州校区教务办、医学院及厦门大学医院团委共同举办的厦门大学首届“健康生活月”系列活动于漳州校区正式启动。
本次“健康生活月”系列活动以“掌握医学常识,打造健康体魄”为目标,是医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校党委“和谐校园,青春先行”主题活动的号召,全力打造的医学特色品牌活动,旨在营造校园健康生活环境,倡导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给清新亮丽的校园注入健康的血液。活动将面向全校师生宣传贴近生活实际、实用性强的医学基础知识,帮助老师、同学们了解必要的医学常识,提高健康意识。
在启动仪式上,厦门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培训中心主任杜振华先生应邀为到场的老师及全校各学院200多名同学作现场急救互救知识的培训。杜主任结合“5.12汶川地震”的沉痛教训,阐明了大学生掌握现场急救互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厘清了一系列错误的急救观念。杜主任指出,在遭遇户外危重急症及意外伤害情况时,创伤发生后的四分钟为施救的“黄金时间”,如果由事发现场“第一反应人”对病患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就能达到挽救生命,减轻病人伤残和痛苦的良好效果。但是,人们往往将抢救病患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而在被动等待中使病患失去了最佳获救时机。接着,杜主任以人体的九大系统为依据,讲述了现代救护基本理论,并就心肺复苏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重点讲解。最后杜主任还指导同学们在模拟实验人身上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实际演练,并就止血带、三角巾、绷带、夹板等使用方法指导同学们现场操作。
培训活动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圆满结束,现场师生兴致高昂,踊跃互动。医学院团委副书记刘莉颖老师号召广大同学以本次培训活动为契机,提高减灾防灾意识,认真学习现场急救、互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据悉,医学院“健康生活月”系列活动包括了大学生不良生活习惯调查,人体卫生健康知识、急救自救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推广和普及等丰富的内容,采用问卷调查、知识竞赛、名医讲座和实战演练等生动多样的活动形式。此次现场急救、自救培训与演练是系列活动的第一站,师生们以积极参与培训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汶川震灾中遇难同胞的缅怀和悼念,及坚强面对灾难的决心和勇气。
(医学院 王骥洲 蔡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