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残奥火炬手 笑谈人生路——访校友侯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来源:

1996年第10届残奥会田径场上,他用1.92米的成绩打破世界跳高记录。

接下来的悉尼和雅典残奥会上,跳高项目的冠军领奖台上依然有他大获全胜的身姿。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他挑战极限,用最震撼方式点燃了残奥会的圣火。

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令人振奋的时刻到来了:一位运动员双手拉紧绳索,将自己缓缓升上39米的火炬台底座..... 不一会儿,火炬点燃了,圣火窜上高空,照亮了世界,荧幕上下,全场沸腾,奥运精神再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点燃.

这位残奥会的主火炬手便是侯斌先生。

从媒体下的风云人物圈到温馨雅致的上岛咖啡屋,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国际首位残奥大使的侯斌先生和外文学院记者进行了一次面对面访谈。

作为一位久经奥运赛场的名将,奥林匹克精神,对于侯斌先生来说,不仅是一个'“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 更是融汇在我们平日生活里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理念。这种理念还传播关怀,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点燃一把火,一个种子,并放大,影响更多人”.而这把火又把梦想和快乐送达世界各个角落,让那些“不喜欢练体育的人通过奥运爱上体育,得到快乐。”

跳高这项体育运动把他的“独腿跳跃横杆瞬间”所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坚毅,自强的精神展示给全世界。他感慨地说:“跳高看上去是一项运动事业,它其实是我的一个人生。1993年年到现在,它不仅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对社会的认可,以及社会对我的了解,这些都通过体育得到了扩充”。

侯斌先生拥有一种达观的人生哲学。1975年出生在黑龙江佳木斯市的他9岁时因意外事故失去了左腿,可以想象今天光辉夺目的成就后面必是困难重重。他诠释了一路他是如何走来:“当你面临今天的困难的时候,真的一定要勇敢地去战胜它,而且呢,真正的困难其实在后天。你今天觉得这座山太难爬上去了,但实际上等你走过去发现这座山并不高,明天的路还很长,后天的山更高,更难攀爬。你的眼界一定要往远看,今天的得失明天的得失都不重要。一切都会过去的。”也许正是这种泰然自得,见识长远的人生观,才有了今天爽朗乐观,精神焕发的残奥大使吧!

我们了解到作为国际首位残奥大使侯斌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运动员,还是一位爱心的传播者: 捐奖金救白血病患儿;为成都特殊学校捐电热毯;看望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们,为四川灾区、为毁容的小姑娘“小米”、为四川地震中小官伦等捐款;为李连杰壹基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捐款等众多事迹见证了他的予人为乐,不图回报的品质。融入到慈善事业领域中,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感受爱的温暖,将帮助一棒一棒地传递下去,是他最深刻的收获和体验。另外,通过媒体,让社会更加关注残疾人这个群体是他的一大愿望,他感谢中国现代和谐社会,希望“通过赛事,文艺让更多人来了解这个群体。残疾人事业越来越好。”

侯斌先生爱好广泛,这不仅调节了紧张的生活节奏,也让生活多彩多姿。展开他个人画册的前几页,便可以看到他的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作《奔马图》,大气凛然,浑然天成。除此,还有各式各样的篆刻作品和清新唯美的摄影作品。他经常和家人一起爬山,打篮球,放风筝。腿不好并没有阻碍他把自己的生活装饰得五彩缤纷,而是在生命的每一个时刻都尽量做到珍惜真情,其乐融融。

最后,他津津乐道地谈了对厦大的印象。他认为厦大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学,对他影响很大,感悟厦大历史,从陈嘉庚先生投资创办开始,无数的华人华侨和校友捐赠都体现了厦大传递关怀和造福社会的精神. 他希望大学生能好好把握成才的机会,最重要的是有自信心,最近的金融风暴,让社会收到了冲击,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但是“即使没有金融风暴的话你的人生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他恳切地说,“要相信,越是在(境遇)不好的时候,你的机会会越好。越是这个时候越应该分析自己长与短,找一条自己的路,人永远都会有路的,不论哪个行业永远都有你的天下。自信心是一个精神上的(力量),顾虑太多不行。每个人都要走出去,既然要去走,何不把自己的优点找出来,大胆的走出去?我曾经练过铅球,铁饼,标枪之类的,发现都不适合,可是跳高,诶,真的很适合我,很舒服的感觉。只要相信,你总会找到你自己的感觉。”

侯斌先生谈到他未来的计划是做环球演讲,和全世界的人们分享自己的经历,给更多人带去鼓励。侯斌先生平易近人,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非常愉快, 这次采访也令我们满载而归. 回想起他那灿烂的笑容和坦诚的话语,我们依然心潮澎湃,受益匪浅。

(外文学院 李悦 柯秋梦)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