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第四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论坛”顺利闭幕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9日 来源:

第四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论坛”于2008年12月15-16日在厦门宾馆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论坛由厦门市社科联、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市经济师协会、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君龙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厦门经济师协会承办。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非常重视,相关系所的学术带头人、院系及国际处领导和一批从事两岸金融问题研究的知名学者积极参会并作发言。

上午8点30分,厦门市政府丁国炎常务副市长、厦门市政协江曙霞副主席、厦门大学庄宗明校长助理、厦门市金融学会郑卫国秘书长、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陈万铭行长以及君龙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高瑞华总经理等嘉宾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词。

上午9时主题演讲开始,演讲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教授主持。主持人强调本次论坛是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极其复杂、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势下,同时也是两岸局势有所缓和、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的历史性时刻召开的,所以意义非常重大,相信论坛的成功举办将产生持续良好的影响。接着主题演讲正式开始。首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辽宁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白钦先教授从美国体制性共谋共犯以及道德风险的角度研究本次金融危机,认为美国的这次金融危机是六个性质的危机,提出美国救机构不就市场,以霸权主义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观点,并建议以金融危机为鉴,加强两岸金融监管的合作,在两岸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启动对大中华共同体的研究和策划。而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王自力博士分析两岸金融合作存在货币兑换、互设金融机构、股市开放、保险业开放等六大束缚,提出尽快签订两岸金融监理协作备忘录、建立两岸货币清算体系结算机制以及将厦门建设成为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的建议。接着,台湾综合研究院吴再益副院长与大家分享了2009年台湾经济展望,通过世界主要经济形势变化、世界贸易量成长等指标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与台湾情况对比,也介绍了台湾针对目前经济状况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最后,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张亦春教授演讲题为“关于华尔街爆发金融海啸的几点思考”,提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需要寻求协调与平衡,面对危机,中国不要“因噎废食”,不应夸大金融创新的危险性,应看到自身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的严重不足,同时提出“大陆对台湾银行要降低进入的资本金要求;台湾对大陆银行要缩短进入的时间要求”、“金融信息共享”等加强两岸金融合作的改革建议。

15日下午与16日上午进行了分论坛讨论,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台湾大学、淡江大学、逢甲大学、东吴大学、静宜大学等两岸高校知名专家学者与两岸银行、保险界等金融机构领导就“两岸金融合作的重点和难点”、“金融危机下两岸金融合作的路径”、“银行业竞争力与风险防范”、“两岸货币兑换和清算”、 “两岸保险业风险控管”、“两岸保险业资金运用”、“两岸保险业管道发展”等议题展开充分的沟通交流。两岸学者就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借鉴台湾金融发展的方法路径研究大陆金融问题,论坛讨论气氛友好热烈。

本届论坛参会人员达到180余人,其中台湾金融学界、实务界知名人士近50人,大陆学者130余人,为历届厦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论坛规模最大的一次。台北金融研究发展基金会周吴添董事长、逢甲大学统计学系林宪德教授作为嘉宾在论坛闭幕式上致辞,厦门市经济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生柳荣副行长作大会总结。

本届论坛得到了两岸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海峡两岸的学者、业界高层和其他部门的领导在论坛上分析问题、献计献策,相互交流、增强认识,成效显著,对海峡两岸经济金融合作的开展和深入,做出了新的贡献。

(厦门大学金融系 朱 丹)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