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我校第43届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在漳州校区北区田径场隆重举行。开幕式后,全体运动员、裁判员马上投入到紧张的比赛中,同时,后勤保障人员也有条不紊的展开工作,全力保障运动会顺利进行。
我们是体育精神的扩声器
为了第一时间将运动会的信息传播出去,运动会前,相关单位和各学院就对宣传报道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
开幕式结束后不到两小时,学校主页上就登载了运动会开幕式的配图新闻,达到了及时、准确、生动的宣传效果。
田径场上各项比赛如火如荼,各学院的宣传小组也在紧张忙碌。在运动会广播点,记者看到,桌上垒起厚厚的几摞稿件,桌下的大纸箱子更是塞满了学院来稿,采访期间,各学院的投稿络绎不绝,一次就是十几、二十篇。
漳州校区学生记者站负责运动会开幕式入场式解说、赛间广播以及新闻报道工作。负责审稿的编辑同学们一刻不停的翻看修改稿件,连水都顾不上喝;一旁的播音手持话筒,一边仔细看稿一边播音。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和播音洪亮的声音回荡在田径场,营造出浓郁的宣传氛围。
活跃在赛场上的绿色
在运动会赛场上,有一道绿色标志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就是青年志愿者们。
这些志愿者由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招募的学生组成,分为急救组、场地清洁组、裁判助理组、现场秩序组。场地清洁组的工作人员的任务尤为繁重,清晨6时许,他们就来到田径场工作。记者采访在田径场上维持秩序的陈同学,他说:“比赛时周围工作人员和观众较多,容易影响到运动员的表现和裁判员的判断,为了使运动会比赛更加规范、有序地进行,维持比赛秩序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虽然辛苦,但也乐在其中。”
北区食堂门口设立的医疗点向运动员提供帮助。一位在医疗点工作的志愿者告诉记者,这里大部分同学来自医学院,学习过专业急救知识,他们可以为运动员解决一些基本的伤病问题。
在田径场外,志愿者们还设立了多个比赛咨询点,为同学们提供比赛项目的时间及地点预告、比赛结果等咨询服务,以便于师生更好地了解比赛情况。采访中,一些志愿者正在搬运矿泉水,咨询台旁整齐的摆放着一箱箱矿泉水,桌上还准备了面包、水果和必需的药品。“一切都是为了运动员们能顺利完成比赛。”一位志愿者说到。
运动场上的“指挥家”和“保护军”
赛场上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群忙碌的人,疏导赛场人流,维持赛场秩序及场内安全,这就是本届校运会安全保卫人员。
在比赛现场,记者时常会听到“注意安全”的提醒。一位校区保卫办的老师说:“比赛期间,我们不敢有丝毫松懈,既要确保比赛的顺利,更要确保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确保本届校运会安全无事故,是我们的责任所在,也是我们最大的期望!”
保卫办在田径场各入口安排值班人员,禁止非运动员和非工作人员进入比赛场内,对此同学们都表示了理解与支持,并感谢这些尽职尽责的“保护军”。
“加油”,这是我们一致的口号
运动场上的比赛紧张激烈,看台上也是一片热闹。各学院的啦啦队队员们精神饱满,呐喊助威。鼓声、哨声、呐喊声响成一片。人文学院更是把大鼓也搬上了看台,雄壮的鼓声伴着有节奏的加油声振奋了每一位运动员的心。
不论成绩如何,运动员一回到看台,啦啦队员们就毫不吝啬他们热烈的掌声。正是有了他们的呐喊助威,为运动员们增添了百倍力量,让他们体会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兄弟姐妹般的情谊。
一边是赛场的奋力拼搏,一边是场外的默默奉献,运动员和后勤服务的师生们,演绎厦大师生的魅力风采,共谱精神文明的和谐乐章!
(漳州校区 邱媛 陈诗雅 潘含嫣 黄诗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