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汉办将选择厦大、人大等6所部属高校和河南、新疆两省区建立8个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其中,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将落户厦大。这是记者从国家汉办8月11-12日在我校主办召开孔子学院建设研讨会时获悉的。
除厦大外,其他7个基地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新师资培养基地、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种师资培养基地、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教材及教学法研究基地、汉语国际推广河南少林武术基地、汉语国际推广新疆基地。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副主任马箭飞、赵国成、胡志平及孔子学院国内承办机构领导、国家汉办的工作人员共7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我校党委书记朱之文、校长朱崇实、副校长邬大光与会。
许琳充分肯定了高等院校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作用。她说,目前,国内有103所高校参与共建孔子学院, 41所部属院校承办了132所孔子学院,其中,北大、人大、复旦、山大、厦大、北外、北语承办较多,发挥了骨干和示范作用。
许琳称此次会议是“头脑风暴会”和一次“里程碑式的务虚会”,因为为期两天的会议要为今后五年乃至到2020年的中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献计献策,与会人员除了讨论《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研究报告》,研究制定今后的发展规划纲要外,还将研究讨论合作建设孔子学院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思路,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指南、教师任职条件和中方院长选拔方案等。
朱崇实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厦大从建校开始,就把弘扬中华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作为一所国家重点大学,对外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厦大义不容辞。他认为,孔子学院不仅是汉语和文化会馆的载体,同时也是厦大与孔子学院所在地区和国家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一个良好平台,孔子学院建好了,对厦门大学的整体办学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质量的提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朱崇实介绍说,该基地将位于我校翔安校区,目前已在规划中。它将面向全球孔子学院和全球汉语学习者,为汉语教学提供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测评体系、统一的管理、统一的服务,例如培训孔子学院教师、管理人员及志愿者,接受全球汉语学习者来华短期培训及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为孔子学院提供教学支持等。
据悉,我校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06年在泰国皇太后大学建立。截至目前,我校在国外正式签约的孔子学院有八所,分别设在泰国皇太后大学、波兰佛罗茨瓦夫大学、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法国巴黎第十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和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此外,还有一些孔子学院正在协商和筹备中,包括美国的特拉华大学、加拿大的圣玛丽大学等。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主要目的是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目前已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截至目前,我国已在7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62所孔子学院(课堂),其中168所已开始运行。
(宣传部 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