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海西乡村图书馆•长汀馆”在“长征第一村”顺利开馆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04日 来源:

“太好了,以后寒暑假就有书看了!”刚刚高三毕业的蔡同学兴奋地说。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1周年之际,我校志愿者于“长征第一村”——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建成了一所乡村图书馆,藏书5000册。8月1日上午10点30分,乡村图书馆开馆仪式在图书馆所在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零公里处举行。校团委书记高忠华、副书记陈雪玲,长汀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俊铭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仪式。

这所乡村图书馆全名为“海西乡村图书馆•长汀馆”,是我校志愿者“捐建海西乡村图书馆”公益行动所捐建的首批海西乡村图书馆的第二馆。由校团委、校图书馆、校南强乡村学社和我校重点暑期社会实践队——大学生文化宣传服务团、大学生骨干挂职服务团共同筹建。馆内藏书5000余册,涵盖人文社科、法律、农业技能、医疗、儿童读物等十余类适合乡村读者阅读的书籍。志愿者们从今年4月份起便在厦门、漳州、宁德等地开展募捐活动,三个月内共募集到书籍2万余本,已陆续寄至四川什邡、福建宁德和福建长汀,并已于7月8日和7月13日分别建成了“震区爱心图书馆”和“海西乡村图书馆•宁德馆”。

陈雪玲在仪式上发表了讲话,她表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1周年的日子,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始点上,我校志愿者们建成了这所乡村图书馆,是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是对海西建设政策的积极响应,是对强国使命的勇敢担当,是大学生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长征起始点!

10:50分,“海西乡村图书馆•长汀馆”牌匾上的红布由高忠华与张俊铭共同揭下。顿时礼炮响起,在场乡民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听闻这一喜讯后,原国台办新闻发言人、现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铭清特别发来贺信,庆贺海西乡村图书馆的开馆。他表示,把图书馆送下乡,仅仅是完成了一半任务,把图书馆这一知识宝库转化为力量喷泉,才算功德圆满。

“海西乡村图书馆•长汀馆”民选馆长钟灿芳在仪式最后代表村民发言,表达了村民们对厦大志愿者的谢意,并承诺将专心管理图书馆,将图书馆的文化辐射作用发挥到最大。

“海西乡村图书馆”是厦门大学志愿者“乡村有所图书馆”公益项目的一部分,始于2006年,目标为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00所具备“民间•公益•开放”特征的乡村图书馆。截至目前,这一项目已在全国范围内成功捐建了四所乡村图书馆。然而,捐建乡村图书馆只是一个途径,大学生志愿者们希望通过这些图书馆做为进入乡村、了解乡村、研究乡村地的观测站、试验点和信息中转站,在不断的试验和总结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之路。

(校团委 张晴 范传贵)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