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福建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厦大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05日 来源:

也许不久以后,汽车加油站里不仅提供传统的石油基动力燃料,还提供一种叫做醇醚或醇油混合的动力燃料;家里的煤气罐中装的也不仅是液化气,也可能是一种名为二甲醚的民用燃料……这些看似不太现实的事情如今已经不再遥远,借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厦门大学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我校的科学家正在努力促进这个目标变成现实。

新型燃料:经济又环保

煤基“醇(包括甲醇、低碳醇)–醚”燃料是基于能源化工原料多样性具有战略意义的燃料化学品。醇、醚、酯大多呈液态,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它们的物化性状、燃烧热值等都符合车用燃料的要求,已在国际上被证实为高辛烷值、低污染的车用燃料或燃料添加剂,可与汽、柴油混和配成油—醇混合动力燃料,也可直接单独使用。

与传统的石油基燃料相比,煤基醇醚酯燃料有两个明显优势:既经济,又环保。以甲醇和汽油为例,在作为车用动力燃料,1.7 吨甲醇与1 吨优质汽油约可行驶相同里程这一前提下,我校的科学家给出了两组对比数据:第一组是,按目前的市场价1吨汽油近六千元、而1吨甲醇不到三千元来看,使用甲醇燃料所需的费用明显要少;第二组是,使用甲醇比汽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少25%。

显而易见,发展煤基醇醚酯燃料,既可减少国家能源战略布局对石油基燃料的过分依赖,同时还可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发展煤基醇醚酯的生产是实现车用动力燃料和化工原料多元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我国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厦大工科:成功入选“国家队”

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是我国在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要领域的超前部署,是培育和掌握一批战略高技术和前沿技术,抢占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瓶颈约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国家对于申报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要求十分严格,评审程序科学严谨。

近年来,我校注重发挥理科的基础优势,支持工科做大做强,从而推进学校各学科协调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日前,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厦门大学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厦大首个、也是福建省唯一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有关人士称,该实验室获批建设,表明我校在发展工科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标志着我校在某些工科领域已经打入“国家队”。

该实验室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我国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醇醚酯产业的竞争力,对该产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此外,实验室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厦门和厦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我校更好地贴近海西、融入海西和服务海西搭建一个更高更广的平台。

发展预期:5年至少10项发明

按照规划,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建设期为2年6个月。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批准新增投资50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00万元,厦门市政府配套投资1600万元。建成后,实验室将主要依托我校现有的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平台、基础设施资源和人才团队,并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及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行业内的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和企业建立密切的产学研合作,重点建设甲醇低碳醇合成、醚酯合成与转化、水煤气变换与净化、先进催化材料、催化工艺与工程等5个实验室,以及1个公共测试平台。未来5年,该实验室将在相关领域解决至少3项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取得10项以上发明专利。

(宣传部 李 静)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