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当闽南语“大家好”从我校副校长赖虹凯口中说出时,全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第六届海峡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就在这样轻松、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
本次夏令营从7月6日持续至15日,为期10天。我校称,此次夏令营是历年来规模最大、参加高校和人数最多的一次,共有170多名营员,其中包括来自台湾的台湾大学、东海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交通大学、政治大学等15所高校的125名师生和我校的50名师生。
为了让参加夏令营的师生充分了解闽南文化和闽南风土人情,主办方颇费心思,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专题讲座“闽南文化与闽南方言”、“一体化中的闽南地区经济的机会与挑战”,骑自行车游厦门环岛路、游览鼓浪屿、游览武夷山等,还将组织营员参访厦门台商协会和台资企业,并赴周边城市泉州参观开元寺、闽台博物馆和漳州天福茶博物馆。
“两岸流着相同的血液,拥有相同的历史、文化和语言,青年学子能够有这个机会共聚一堂,彼此交流分享想法、意见,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台湾政治大学的郑佳宁老师说,“此次活动在台湾高校中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报名非常踊跃。”
记者了解到,营员中,台湾的同学几乎都是第一次来大陆,他们对此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大三学生张如珩说,厦门和台湾渊源很深,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更加了解闽南文化。义守大学企管系大三学生廖子毅感叹,到厦门后才发现厦门和台湾很像,所以自己根本没有不适应的问题。
赖虹凯深信,通过此次活动,两岸学生必将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友情,相互学习,开拓视野,共同提升各项社会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海峡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是我校举办的特色夏令营之一,旨在促进海峡两岸青年学子的交流,增进彼此的友谊。第一届夏令营于1999年8月举办,迄今参加人数逾七百人。
(李 静 吴天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