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大学战略合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学校颂恩楼215会议室隆重召开。会上,厦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赐贵和我校校长朱崇实代表双方在《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大学共建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协议书》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大学共建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协议书》上签字。这是双方积极落实于去年8月签订的市校战略合作协议、稳步推进市校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
出席会议的厦门市有关领导有:何立峰、刘赐贵、陈修茂、黄杰成、洪碧玲、徐模、杜明聪、曾国玲、裴金佳、江曙霞、王纯民、黄文辉;出席会议的我校有关领导有:朱之文、朱崇实、陈力文、辜芳昭、吴世农、邬大光、赖虹凯、白锡能、庄宗明、王巧萍、韩景义、叶世满、李初环。我校常务副校长潘世墨主持会议。
朱崇实首先代表学校感谢厦门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厦大的大力支持。他就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方面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并就我校下一步的发展规划,需要厦门市帮助解决的问题作了说明。
刘赐贵介绍了厦门市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厦大的支持。厦门市在构建和谐厦门、温馨厦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厦门在开放中发展、在开放中提升,已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中心城市,成为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的重要示范、并积极在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中先行先试。
副市长裴金佳作“厦门市拟帮助解决厦门大学教职工住房意见”的说明。
校党委书记朱之文在讲话中回顾了厦门市给予厦大支持的种种举措。他表示,厦门大学的每一步发展和每一次进步,都有厦门市委市政府和厦门人民的大力支持,这对于厦门大学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朱之文指出,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职能,服务厦门是厦门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厦门大学一定要积极落实市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各项内容,加强校区规划的战略性调整,加强“211工程”和“985工程”三期建设,加强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加强决策咨询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密切配合厦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全方位与厦门市的总体发展战略接轨,在新的起点上,把市校战略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双方今天的签约表示热烈祝贺,对厦大给予厦门市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87年来,厦门大学与厦门始终相伴而行,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都把厦大当作自己的大学,精心呵护、尽力扶持,同时,厦大也尽其所能地服务厦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数以万计的厦大毕业生走向世界各地,宣传了厦大,同时也宣传了厦门,应该说,厦门经济特区取得今天的成就,厦大功不可没。何立峰说,当前厦门市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责任重大。因此,厦门市还必须继续向社会广泛吸纳能够适应当今科技发展、能够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特别是台海新局势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厦门大学有这个基础、条件和能力,希望能继续为厦门工业、科技、人才服务等各方面助力。
何立峰说,厦大的事就是厦门市的事,厦门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竭尽全力地为厦大的发展做好服务,全力助推厦大各项事业。他指出,要保持双方持续、良好合作关系的关键在于坚持对话,建立健全联系机制,希望双方战略合作联席会议能不断地开下去。
我校翔安校区将以发展医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等应用学科为主。它将成为应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南方基地和对外开展合作办学的基地,校区最终办学规模为30000人。我校争取到2011年,完成校区一期建设,到2016年基本完成校区基本建设,到2021年,全部完成翔安校区基本建设。
在双方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方面,双方将以厦门市现有的各类孵化基地、高新技术园区和我校已建成的生物医药、纳米科技、微光机电、新能源、新材料、农业技术等孵化中心为基础联合共建大学科技园,做到共同规划、资源共享。
出席今天会议的还有:厦门市发改委、财政局、规划局、国土房产局、建设与管理局、卫生局、科技局、教育局、人事局、保障住房办,翔安区、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和我校办公室、宣传部、人事处、科技处、社科处、资产后勤处、基建处、资产公司、医学院有关单位的领导。
(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