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我校生科学子刘毅获得英国最高自然保育奖“惠特莱奖”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27日 来源:

伦敦当地时间5月21日晚,一年一度的英国最高的自然保育奖项——惠特莱奖颁奖典礼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大礼堂召开。来自中国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生刘毅因为在红树林民间保育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此项荣誉,英国安妮公主亲自为其颁奖。刘毅也成为惠特莱奖15年历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

据英国惠特莱自然基金会(Whitley Fund for Nature,以下简称WFN)的工作人员介绍,刘毅是继2006年获得WFN的协作奖(Associate Award)后,再次获得该组织的荣誉。此次刘毅所获得惠特莱奖由汇丰银行(英国)私人银行(HSBC Private Bank)捐助,同时获得30,000英镑(约合人民币410,000元)的奖金。此次WFN收到了上百份申请材料,来自中国、土耳其、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海地等在内的10个国家的11名候选人受邀前往英国答辩,并最终确定9名惠特莱奖获奖者和2名协作奖获奖者。

26岁的刘毅目前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谈及获奖的感受和对未来奖金的使用计划,刘毅坦言:“我要感谢遍布全国各地的3000名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这个奖是集体努力的成果,我也要感谢厦门大学红树林研究领域的各位专家,林鹏老师、王文卿老师、李振基老师、卢昌义老师、张宜辉老师和杨志伟老师等,是你们的严谨治学和科学指导让项目有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对于未来奖金的使用,我想仍然将全额奖金投入红树林的保护工作。”

2001年初,当刘毅还是大学新生时,和现在的许多人一样,对于红树林没有任何的认知。从小热爱自然的他很快加入和刚刚成立不久的厦门大学绿野协会,共同的理念让他和其他的绿野人们开始了默默无闻的环境保护工作。厦门大学是中国红树林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他也自然而然得开始了7年的红树林保护之路。

“当我有机会到野外看到曼妙的红树林时,我被她的神奇迷住了,然而,当时美丽的红树林却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于是,刘毅决定为身边的红树林做点事情。但要保护红树林并不是动动嘴那么简单的事,知识的匮乏成为最大的拦路虎。庆幸的是,他受到了“中国红树林之父”林鹏院士的细心指点,并很快认识了其他红树林研究领域的专家。

7来年,他的足迹遍布祖国东南沿海各个省份的红树林分布区,包括台湾的红树林分布区。他先后创立了绿野红树林项目组、中国红树林保护项目和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从最初的几名志愿者发展到现在的20个民间合作团队的3000名志愿者。他们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社区发展、生态恢复、公众参与、基础研究、志愿者能力建设和资源调查等领域对红树林开展全方位的保护工作,开发了一系列的红树林乡土教育教材,发展了20个红树林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学校,累计种植红树林150,000株,近200,000的普通民众参与到红树林保护和宣传工作中……

刘毅深切得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支持是项目成功的必要因素。“下个学期,我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红树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并继续深入开展民间的红树林保育工作。”

(生命科学学院 毛毛)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