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学校隆重召开2008年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26日 来源:

4月21日-25日,我校隆重召开2008年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对我校进一步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校领导,校长助理,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全校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秘书,研究生代表出席大会。

在4月21日的开幕式上,副校长孙世刚做研究生培养工作报告,在报告中回顾了我校10年来的研究生教育概况,列举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其中的不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长朱崇实做题为《着力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报告,对如何提高研究生培育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五点意见:一要进一步转变研究生培养观念,树立正确、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二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锻炼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三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业务精良、品德高尚、勇于创新的导师队伍。四要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科研紧密结合。五要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机制。朱崇实强调,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是研究型大学的必备指标,是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他希望大家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共同把我校研究生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4月22日,学校举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另见二版)。

4月23日,各学院、研究院就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与问题,就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组分析讨论。

在4月25日的闭幕式上,人文学院副院长彭兆荣、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文溥、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江云宝、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欧阳高亮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王琳分别代表我校新成立的人文与艺术学部、社会科学学部、自然科学学部、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工程技术学部就23日下午的分组讨论的情况做了发言。

学校还对2007年我校获得的1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10篇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和14篇厦门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校级优博论文包含省级优博论文)。

党委书记朱之文做了重要讲话,他对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培养高素质研究生提出三点要求。

首先,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重要意义。要深刻认识到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其次,要抓住重点,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从师德师风、科技创新、政策导向上注重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要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注重研究生科研基础能力培养,注重研究生的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要注重加强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教育;要注重培养方式创新。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培养,积极推进与国内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联合培养,努力推动与国外著名高校的合作培养;要注重创新条件建设。要认真抓好学科、平台建设,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研究生教育提供支撑。

第三,要结合实际,扎实推进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后,全校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会议文件精神,深刻领会“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导师队伍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与科研紧密结合是研究生培养的本质特征”,真正把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谋发展、出思路、拿举措、抓落实上来。

二是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各学院、研究院要联系本单位实际,深入思考相关重要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发展思路、改革举措的思考和研究,进一步提出破解难题的对策和办法,使各项措施更具针对性、前瞻性和实效性。

三是明确职责、狠抓落实。要围绕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把学校的工作部署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研究生教育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陈 浪)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