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漳州校区成立了我校第一支心理健康志愿者队伍——“阳光心理志愿者”,并于3月16日晚上在漳州校区体育馆召开成立大会暨志愿者培训启动仪式。作为发起人的朱洁、肖盈两位专业心理咨询师主持大会,120多名志愿者参加了培训。会上宣读了《阳光心理志愿者章程》:活动宗旨在于服务和谐校园建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志愿者理念是“互助、自助、助人自助”。成立大会结束后,两位咨询师对志愿者进行了第一次心理知识培训。
“阳光心理志愿者”由映雪工作站成立的“映雪心社”和囊萤工作站成立的“囊萤心坊”两个机构在漳州校区范围内公开招募组成,通过讲座、沙龙等形式开展活动。截至目前,已经有120多名热心心理健康服务的学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当中。 “阳光心理志愿者”的前身是囊萤工作站团委成立的“美丽心灵”心理咨询室培训的“心理观察员”。由于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在校区学生办、团工委的支持下该活动面向校区全面推广。
从2005年开始,囊萤工作站针对漳州校区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广泛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校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聘请专家做讲座,到成立“美丽心灵”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观察员,再到由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辅导员面向囊萤全体学生推出系列讲座,直到在校区范围内成立“阳光心理志愿者”,漳州校区正在探索一条落实我校心理健康三级教育体系的具体道路,那就是由“阳光心理志愿者”、园区学工组、心理咨询中心组成的金字塔式教育模式。囊萤工作站团委书记张清榕在谈到成立心理志愿者的意义时说:“新时代的大学生处于社会转型、观念变革的大背景之下,在心理适应上面临很大的压力。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常年开展。囊萤工作站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支持下正在积极探索由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同伴支持组成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成立‘阳光心理志愿者’的目的就在于从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做起,健全三级教育体系,让心理健康教育的根基更加牢固。”
在谈到“阳光心理志愿者”的定位时,肖盈说:“同伴支持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阳光心理志愿者要做的就是先引导一部分同学自发地学习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利用团体动力学的作用来营造积极、开放、友善的班级氛围、园区氛围、校园氛围,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朱洁表示,心理健康活动分三个水平:干预性活动、辅导性活动和发展性活动。干预性活动的对象是少数表现出问题的学生,目标是矫治和改善;辅导性活动的对象是部分存在一定困扰的学生,目标是改善和预防;发展性活动的对象是大部分学生,目标是预防和促进。“阳光心理志愿者”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发展性活动,更加具有普及意义。
(漳州校区 胡长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