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庆祝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16日 来源:

1月8日下午,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成立5周年工作回顾座谈会在嘉庚三16楼2号会议室隆重举行。会议由科技处副处长赖日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材料学部主任黎明教授、化学化工学院田中群院士、副校长邬大光教授、厦门市科技局、卫生局、贸发局、研究生院、招生办、材料学院等校内外领导、学者和教师与会。

座谈会前,校党委书记朱之文、校长朱崇实分别会见了黎明教授和张其清教授,仔细询问了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规划。常务副校长潘世墨和副校长张颖也分别以不同形式向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发来了祝贺。教育部、科技部、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技厅等单位对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发来了贺词。

座谈会上,研究中心主任张其清教授介绍了中心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经过五年的发展,该研究中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获得了包括国家“十五”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科技项目立项共108项,获得资金资助7265万元;申请和获得专利41项;发表论文202篇,其中SCI收录120 多篇;获奖成果15项;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101次,先后共有10多位院士来研究中心参观考察。目前,研究中心本着“科研上水平,开发上效益” 的指导思想,依托我国、我省在纳米、生物、医学、信息、材料等学科的研究基础,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寻找突破口,形成研究优势,建立了一个先进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平台和一支优秀的研究队伍,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黎明教授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五年来中心在学术方面的成就,并表明这些成就的取得,除了研究中心队伍自身的能力外,与厦门大学、福建省对中心的关注与投入是分不开的。黎明教授指出,2008年里,生物医学工程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先资助的领域之一,希望研究中心抓住机遇,在2008年取得更大成绩,发展更上一层楼。邬大光提出应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和主流,借助生物医学工程这个理、工、医结合的交叉学科的平台,更好地发展厦门大学的工科。今后几年学科的发展应突出重点、优势和特色,明确目标,同时要找出差距,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并真诚希望与会的专家对中心未来的工作,提出坦诚批评和建议。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和领导表示了对研究中心的发展与建设的认同,对研究中心取得的成绩表示了祝贺,还就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结合自身优势、整合厦大优势、各学科交叉互补、相关资源共享、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座谈。与会专家和领导希望中心以“南方之强”为目标,扎扎实实,在比较段的时间内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材料学院)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