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朱崇实校长、朱之文书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厦门大学隆重举行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很有意义!借此机会,我代表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纪念活动的各位来宾和厦大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
30年前,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关键时刻,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主持下,党中央国务院毅然决然地决定恢复高等院校通过考试招收新生的制度。这是我们国家经过十年动荡之后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正是这一顺应潮流、顺应民心的决定,奏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曲,使我国的人才培养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使包括在座各位校友在内的全国优秀青年重新看到了人生未来的希望。由此,也才有了校友们在风华正茂之年、意气风发之时昂首挺胸进入高等学校深造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77、78级校友,不仅得益于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英明决策,也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强力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我们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
岁月如歌。三十年过去,弹指挥间。从当年大学毕业走出校门开始,校友们就怀着报效祖国的理想抱负,志在四方,各赴前程,自觉置身于改革开放的洪流,积极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实现着人生历程中又一次新的跨越,从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转变成为改革开放的直接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现在,当年厦门大学的莘莘学子已经在全国各地成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栋梁和精英,已经在厦门各项事业发展中成为骨干和中坚。回首历程,厦大学子的的确确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勤奋工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无愧于人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厦大!
厦门大学建在厦门,始终与厦门的发展成长同呼吸、共命运!厦门经济特区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是特区发展的生命线。从特区创建之初,厦门就牢记特区使命,按照邓小平同志的嘱托“杀开一条血路”,积极发挥着我国改革开放“试验田”和排头兵的重要作用,肩负着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光荣使命。26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26年间,厦门全市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8%,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4%,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21%。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已超过1.1万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按照发展规划,到2017年厦门常住人口人均GDP将达到2万美元以上。与此同时,厦门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呈现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厦门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为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厦门大学已经成为特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一批77、78级厦大校友勤奋工作在推动厦门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岗位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和聪明才智,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厦门市委、市政府再次向厦门大学和厦大学子表示衷心的感谢!
不久前胜利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目标新任务,并赋予海峡西岸和经济特区的发展以新的历史使命,为厦门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良好发展环境。我们衷心希望厦门大学一如既往地支持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衷心希望全国各地的厦大校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厦门这个你们曾经学习过、生活过的第二故乡;衷心希望工作在厦门各条战线上的厦大校友,继续为推进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衷心希望更多的厦大学子,像77、78级校友一样,积极投身于厦门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共同创造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也无愧于厦大、无愧于人生的辉煌业绩,共同谱写厦门经济特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篇章。
衷心祝愿厦门大学蒸蒸日上、越办越好、兴旺发达!
衷心祝愿各位老师、各位校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事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