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哪里来?除地球外,茫茫宇宙是否还有其它地方也能够上演生命进化的史诗?随着“神六”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等一批重大航天科技计划的启动,对宇宙资源的开发与空间生命的探索越来越受到重视。12月8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起源与进化专委会在厦大成立,这也是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旗下第十个专业委员会。中科院院士、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赵玉芬担任主任。专委会将建立一个完善的科研平台,并吸引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来攻克空间生命起源与进化这一世界科学难题和制高点。
在成立仪式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顾逸东院士到会祝贺,并为专委会主任和副主任颁发聘书,他说,宇宙生命起源、物质的基本结构等是世界科学的几个重大基本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科学挑战,虽然探索的历史很长,但仍然没有定论。生命起源与进化是交叉学科,涉及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等,专委会的成立使中国空间科学的学科领域更加宽广,必将为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赵玉芬教授说,我国空间科学的飞速发展令我科学家倍感自豪。专委会将集中力量,整合全国的学术资源,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对生命起源进行更加系统、更有规划的攻关,争取在某个前沿领域有新突破,同时也将吸引优秀的年轻科学家进入这个领域。
副校长张颖出席成立仪式并致辞表示,专委会在厦大成立,将对厦大生命科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厦门大学也将与中国空间科学学会通力合作,全力支持专委会的工作。
当天,专委会还在厦大为我市大中学生举行了三场“空间生命探索”科普报告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总指挥顾逸东院士介绍了载人航天与空间科学的发展,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陈均远研究员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刘志恒研究员分别介绍了生命起源与太空生命探索和外空生物学。
(党委宣传部 王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