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第三届亚洲地区生物矿化研讨会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圆满落下帷幕。本次研讨会由我校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办,日本化石研究会、中国材料研究会、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材料及人工器官研究室协办,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纳米生物矿化,设有生物材料、在纳米尺度研究生物矿化作用的生理和生化控制、生物和仿生矿物材料的纳米结构与功能、仿生材料及组织工程、在纳米尺度研究脊椎动物的生物矿化作用、生物矿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等专题展。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参与大会及分会报告的专家学者达三十五人次。通过会议报告、专题展览,展现了亚洲地区各国纳米技术及生物材料在生物矿化中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生物矿化技术在资源环境方面广泛应用提供了最新的科研及学术进展。22日下午分会报告结束后,会议主办方还邀请与会人员参观厦大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给与会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名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亚洲地区生物矿化研究领域的知名研究机构均派有学者出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麻布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Yonsei University等在内的各类院校及科研机构共有60多位代表积极参会、100多位学者热情响应、踊跃投稿,经筛选有65篇论文收入成册。
生物矿化的科学研究致力于对现有的不能利用的矿产资源进行利用,实现非传统资源的最佳利用模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届亚洲地区生物矿化研讨会的召开不仅促进了该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有对人类所面临的生物安全及生物开发利用等现实问题的关注,具有浓厚的学术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
(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