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31日,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李卫红率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有关司局一行莅校调研。本次调研主要围绕我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与岗位设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采取主题汇报与专题座谈结合的方式开展。
30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朱之文就我校贯彻落实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情况、按照党的十七大对学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对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主题汇报。朱之文说,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和谐校园建设,并把制定和实施和谐校园建设规划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学校正扎实有效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各项工作。“十•五”以来,我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得到加强,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但我校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将围绕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实施办法》,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切实抓好加强思想理论、干部队伍、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党的作风、反腐倡廉建设等工作。
调研中,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白锡能就我校岗位设置管理进行了汇报,社科处副处长陈武元汇报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台湾研究中心林仁川教授、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教授分别汇报了本基地工作情况。
李卫红充分肯定了我校在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文科重点基地建设等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她认为我校的汇报“详细、工作思路清晰、让人一目了然”。同时,她也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对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李卫红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最为重要的事,是高校保持长期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使得全校人才队伍结构合理,人人各得其所,充分调动起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她强调,校党委要高度重视,把人才队伍建设与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结合起来,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与建设结合起来。要站在“人才强校,人才强国”的高度,把岗位设置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另外,还要积极发挥学院作用,广纳群众的意见。
在谈到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工作时,李卫红表示对我校取得的成绩感到鼓舞、振奋,并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校工作:制度创新激发活力,团队建设成绩显著,科研成果硕果累累,社会服务贡献突出,学术交流空前活跃,网络建设发展迅速。她指出,要认真总结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要树立强烈的国家意识,加强战略规划。此外,要服务国家战略,提升研究质量。她进一步指出,人才队伍是基地建设的依靠,要加强队伍建设,为基地建设提供持久保证,还要不断加强组织力量,加强组织管理。
李卫红一行还到我校漳州校区和台湾研究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参加调研的还有教育部思政司司长杨振斌、社科司司长杨光、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思政司副司长冯刚,中组部组织局调研员张克,中宣部宣教局副处长李小鹏等。福建省、厦门市领导以及集美大学等在厦高校相关领导也参加了调研。校领导朱之文、潘世墨、陈国凤、辜芳昭出席汇报。
(党委宣传部 马进龙 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