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学习践行党的十七大精神系列活动之主题座谈会在生物二馆报告厅举行,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梅,副院长陈小麟、庄总来,学院原党委书记司卓亚,副书记沈小平,学院关工委老教师和部分教工及学生党员代表参加了座谈。
沈小平首先向与会党员传达了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部署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的精神。他结合四大关键词谈了自己学习十七大报告的深刻内涵。这四大关键词,第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个是科学发展观;第三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四个是执政党的建设。他说报告中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司卓亚用“七个深刻领会”报告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随后,离退休党员、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代表分别畅谈了对于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和体会。一名党员提出,与十六大报告相比,十七大报告作了很多细节上的改动,如在提出未来经济发展目标时,新报告用的是“人均指标”,而不是“经济总量”: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比2000年翻两番。见微知著,细节的变化充分,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为的是让百姓尽可能多地分享发展的成果。家在农村的一位党员则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充满信心,他认为这彰显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新理念,必将在未来各地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师和同学,与会党员对于“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尤为关注。刘梅书记谈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体现了对改善民生的高度关注,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随着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树立,必将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副院长陈小麟指出,这一新的理念为我们院的科研提供了新的方向,生物科学在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方面将大有作为,学院应该发挥在这一领域的优势,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多做贡献。
与会党员一致认为,总书记的报告激昂中透着坚定,为中华复兴、为人民谋福的坚定信念跃然纸上,这使大家深受鼓舞。大家表示:要用十七大精神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也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 洪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