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中国教育报:潘世墨常务副校长撰文阐述“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11日 来源:

9月24日,中国教育报在高等教育版刊发我校常务副校长潘世墨的理论文章,题为“高雅艺术走进校园的思考”。文章以今年春季,央视《戏苑百家》栏目携手海峡两岸戏曲名家走进厦门大学校园,为近四千名师生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民族艺术盛宴为例,结合厦大把艺术教育纳入规范教学轨道的探索实践,引发了关于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的四点深层次思考。

潘世墨认为,大学校园需要高雅艺术。大学校园不仅要在学术上包容并蓄,也要在艺术上百花齐放,在大众文化抢足风头、流行主导青年一代的同时,更要继承和弘扬高雅的文化艺术。“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可以给大学生一个更好地亲近艺术、提升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也是大学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其次,高雅艺术应走进大学校园。高雅艺术要深入观众、深入大学校园与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思想碰撞,培育自身成长的沃土。要拥有观众和市场,就需要加大高雅艺术在大学校园的教育和普及推广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尊重高雅文艺、仰慕高雅文艺的社会风气。

三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长期深入开展下去。

四是需要媒体宣传和推广。要利用现代的传媒工具和手段激活传统高雅艺术文化,用全新的方式宣传和推广传统文化,让更多的青年学生接触并了解高雅艺术。同时,高雅艺术需要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播和推广经验,展现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方便和吸引更多青年学生去了解、欣赏和接受,这样才能真正地使高雅艺术从“走进校园”演化为“扎根校园”。

文章全文请查校园网主页“媒体看厦大”栏目:http://xcb.xmu.edu.cn。

(党委宣传部 王瑛慧)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