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海洋地球化学生物创新群体”圆满完成2007年南海夏季航次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18日 来源:

9月14日下午三点,归航的汽笛声响了,厦门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生物创新群体”经过30天4000余海里的海上调查,圆满完成南海夏季航次任务,抵达厦门国际旅游码头。此航次是创新群体建立一年来再次针对碳循环及其机制的海上合作研究,期间共进行了90多个大面站和2个时间序列站的综合调查,在国内首次针对冷涡进行了完备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据本航次的首席科学家、厦大"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戴民汉教授介绍,此次夏季航次的海况之好,站点之密,数据之多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研究人员在越南上升流区捕捉到一个冷涡的存在,通过横切冷涡断面上的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参数的比较研究,观测到无机碳、营养盐等响应。生物群落结构及颗粒物输出等其余参数还需要回实验室进一步的分析测试。针对冷涡进行如此完备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

此航次对南海进行了多学科综合考察,重点探讨南海上升流区的生态系统结构与碳循环的关系。海洋碳循环及其机制研究是近十年来的国际前沿课题,这些研究直接关系到全球与区域性的气候与环境变迁。此次夏季航次深入地研究了在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洋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为我国海洋环境和生态保护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和科技支撑。

调查期间,创新群体注重学科交叉,实现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微型生物、物理海洋学、大气科学等不同学科的优势互补、延伸融合,并尝试使用一些新方法新技术。

和厦大创新群体一同出航的还有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地质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厦大“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机制”创新研究群体于2005年12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是基金委资助的第二个海洋方面创新群体,群体以近海碳循环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机制为主攻研究方向。

(海洋国重室 杨爽 )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