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身边的感动:一个人的两个誓言——记公共事务学院陈敬德同学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11日 来源: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是在厦门大学支教团中流传的一句话。公共事务学院行政管理研究生陈敬德就曾作为第五届支教团的队长,实践了这一点。

2003年8月至2004年6月,陈敬德就在宁夏海原县的一所乡村中学里支教一年。一年中,他先后担任两个年级7个班3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队友一起累计帮助超过300名贫困生联系社会各界的帮助。这种付出到陈敬德离开宁夏还在延续,回校后他还在担任研究生支教团办公室主任,用自己的勤工助学收入资助着两位贫困回族学生。

陈敬德有着诸多爱好,他曾说要“摸滚打爬都试试”。对摄影情有独钟的他就曾用镜头展现支教团的风采,发表了近百幅照片。除此之外,陈敬德还是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的获得者之一,这一奖项也是福建省文科研究生在该赛事的最好成绩。

1999年,陈敬德刚到厦大时曾作了一幅漫画:清晨,草地上,一大群人,张着嘴念英语,其中一个也张嘴,嘴边却有三个字———政治学。漫画题为:厦大唯一拿着政治学专业书晨读的人。从那时起,陈敬德就立志要“搞定学术”。迄今为止,他已经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先后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课题研究,用行动践行着当年的誓言。

陈敬德的另一个誓言是“永远做一个志愿者”。当初为参加支教团,他放弃了免试保送国防科大研究生的机会,在他心里始终装着一双双“大眼睛”,他爱引用一句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支教团曾举办一个题为“远方”的图片展,陈敬德说:“远方,有我们的关切。”

陈敬德曾比喻自己初学摄影时是“飞不起来的两只鸟”,但在参加志愿活动和致力学术两方面,他却是平衡得如此之好,飞得如此稳当。还是他的老师对他的评价最能说明问题,在老师眼里,“他深深懂得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仅仅是人生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以后责任更重,路更遥远。”

由于有着过硬的综合素质,陈敬德被遴选为团省委第十五大、第六届两岸关系论坛代表等,还被评为2006年度“福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厦门市“十佳青年志愿者”和厦门市“特区建设青年突击队员”等称号。

一系列的荣誉面前,陈敬德没有陶醉。对于未来,他说———“我的前程我作主”。

(洪长晖整理)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