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团中央提出的“大中专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的号召,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在校团委和院团委的部署下,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10人,在院团委刘恩恩老师的带领下,赴惠安县进行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人才发展战略,以实际行动服务“海西”,服务社会。
此次活动得到了惠安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共走访全县7个乡镇,8家企业,2个节能环保示范基地,1个自然生态保护区。实践队足迹遍及乡里,建议留予他乡。
7月30日,实践队首先走进燕京惠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精品啤酒、纯生啤酒的全自动化生产流程和大型的啤酒罐生产设备。之后,实践队与公司负责人在公司会议室举行座谈会。队员们提出,该公司的节能减排、废水处理等方面已经处于省级领先水平,公司应把好的做法、好的方案加以归纳总结,使之推广出去,使公司不仅在产品质量上,而且在科学生产、科学管理方面做出表率,并使好的经验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该观点得到公司领导的肯定和认同。公司领导也表示当前啤酒生产全自动化以及酿造工艺逐步精细化、环保化对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欢迎的同时,他们也对队员们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随后,实践队分赴黄塘、洛阳、辋川、净峰、崇武、东岭等6个镇及百崎回族乡,继续走访泉州宏汉制衣有限公司、聖泉(福建)制釉有限公司、钱山集团、奇达利集团等7家企业。所到之处,队员们都认真聆听所在公司、企业负责人的介绍,并细心地询问、交流,在诸多方面,包括: 加快装备更新、工艺优化、产品升级;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强化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和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推进成果转化等,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实践队还重点参观了黄塘溪污水处理工程、走马埭现代农业园区和洛阳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通过参观,队员们清楚地了解了技术应用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统规划。队员们也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参观,他们更加意识到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经济发展要与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的重要性。
活动中,队员们认真贯彻学校提出的“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增强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号召,积极融入惠安科技主战场,惠安县政府也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人才强省战略”。在惠泉啤酒公司的座谈会上,黄怀忠副县长强调,今后惠安县将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让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层人才、紧缺人才。县领导及相关负责人也十分重视对实践队员的教育。在县科技局举行的座谈会上,叶李艺副县长和科技局的领导积极鼓励实践队员要尽力向高层人才冲刺。叶副县长说,目前很多大学生为就业而苦恼,但如果大家真能潜下心,立志成为高层次的人才,那么不管是惠安的大门,还是“海西”的大门乃至中国的高科技之门随时都向大家敞开着。
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体会到从课堂上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做到学以致用。而高新技术在现代经济中的广泛应用,更是增强了队员们努力学习的决心。此次活动使他们意识到,要尽快行动起来,努力践行成才梦想,为“海西”建设,为中国的科技现代化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化学化工学院团委 刘恩恩 戴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