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人文学院海澄社会实践小分队顺利归来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04日 来源:

为响应中央“大中专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的号召,在校团委和院团委的部署下,人文学院哲学系暑期社会实践队海澄小分队于7月30日和31日在漳州龙海市海澄镇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调研。在历时两天的调研时间里,实践队队员走访了海澄镇的大埕居委会、珠浦村村委会、镇政府、文化站、城隍庙,并对沿途的社会文化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

在大埕居委会,主任许友水以及老年人协会负责人甘添益等干部热情的接待了实践队的队员们,与队员们进行了亲切地座谈,并为对大埕居委会文化建设充满兴趣的队员们答疑解惑,展现了大埕社区蓬勃向上的崭新风貌。实践队还参观了老年人活动中心,并采访了部分老人。

在珠浦村村委会,实践队以庙宇文化为主线,了解了珠浦社的文化节以及平时村里芗剧、歌舞团等情况。大家集思广益献言献智,一起对农村单调文化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晚上,实践队开始走访农户的行程,与珠浦村的部分农户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平时的文化生活。并且在村委会的安排下,实践队住在一家农户里,与农户同吃同住,深入的体验农村真实的文化生活,让实践队感受到农村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

第二天,实践队赶往海澄镇镇政府,文化站站长黄明卿热情的接待了实践队的队员们。他介绍了海澄镇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特色活动,比如老年人自发自娱的组织表演、赛龙舟等等。过后他带领实践队参观了海澄镇文化站,介绍了文化站的历史以及在海澄乃至在龙海市的标志作用。最后他对实践队的同学寄予了深厚的期望,他说,“以后你们如果到文化单位工作,要记得多关注基层的工作啊。”

下午,实践队参观了龙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并有幸观看了在城隍庙负责人许忠道组织下每周一次的“夕阳红”芗剧表演。

这次活动给实践队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澄人民的热情好客让青春的心震撼而感动,农村与社区对比显示出来的问题则让队员们思索探究。实践队将把论文编辑成册,指出问题、结合专业知识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为海澄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同时,海澄之行也让同学们对农村有了更深的感情,回到厦门后,大家也会继续关注农村文化,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农村新文化建设的责任感。

此次哲学系社会实践队是我院洪成得教授与陈墀成教授研究的关于“海峡西岸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省重点课题的延续,实践队共分三支小分队奔赴厦漳泉三地的农村,在8月份还将有两支小分队前往厦门和泉州进行调研。

(人文学院 甘雅娟 钟晓宇)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