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8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田昭武教授八十华诞的日子。6月16日上午,学校在化学报告厅隆重举行田昭武院士从教60周年暨八秩华诞庆贺大会。厦门市和我校主要领导出席了大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化学会,省、市主要领导发来了贺信、贺电。
厦门市副市长郭振家,厦门市前政协主席、老教授协会主席蔡望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18所前总工程师汪继强,美国华纳公司技术顾问、我校美洲校友会前任理事长、董事会董事傅志东,校领导朱之文、朱崇实、陈力文、魏洪沼、杨勇、孙世刚、陈国凤、张颖,校长助理黄如彬,我校中科院院士蔡启瑞、张乾二、黄本立、赵玉芬、郑兰荪、田中群,校级老领导未力工、吴宣恭、林祖赓,田昭武院士的老同事和老朋友刘正坤、吴伯禧、周绍民、王火,化学化工学院以及校各部处领导出席了大会。
教育部、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化学会、福建省副省长汪毅夫,福建省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陈桦,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洪永世、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及委员会主任陆君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18所,中科院院士,电化学家查全性、吴浩青教授,以及武汉大学电化学学科全体师生向大会发来了贺信、贺电,洪永世、郭振家、福建省科协、省化学会,兄弟院校以及我校领导、中科院院士等赠送了花篮。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林永生主持大会。他首先简要介绍了田昭武院士并宣读大会收到的题词、贺信、贺电,以及赠送花篮的单位和个人名单。
校长朱崇实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田昭武院士表示了最热烈和最诚挚的生日祝贺。他高度评价了田昭武院士在教学、科研,以及在担任我校校长和其他社会职务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他说,1957年,田昭武先生独辟蹊径,踏入了电化学这一当时人迹罕至的领域,50年来,田先生充分发挥理论、应用、研究方法“三套马车”的研究特色,积极主张科学创新,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在理论和应用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朱校长指出,在致力科研的同时,田昭武院士不忘关心国家大事,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期间,他紧跟时代步伐,提交了不少关系国计民生极具前瞻性的议案。在担任我校校长期间,他带领全校师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给百废待兴的厦大带来了勃勃生机。
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黄培强代表学院,用崇敬之情、感激之情表达了对田昭武院士的生日祝贺和祝福,并祝他在科研上取得更大成就。
蔡望怀引用李白诗句“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说,田昭武院士无论是在科研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能令人时时刻刻感受到他的灵感与激情,感受到一股生命的清香。田昭武院士和他的团队所取得的成就,令人骄傲、令人自豪。
汪继强宣读了18所的贺信,他愉快地回忆起自己1963年到厦大进修时受教于田昭武院士的往事,并表示,18所在成长中离不开厦门大学特别是田昭武院士团队的支持,今后将继续学习和发扬田先生的创新精神,为团队的研究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和支持。
林祖赓是田昭武院士的学生和同事,他激动的回忆起与田昭武院士共处的日子。他说,令自己印象最深的是,每当国际上出现新的重大科学技术进展时,田昭武院士总是能立即将它引入与电化学学科交叉的结合点上,把电化学研究不断创新,不断推向前进。而且,田先生至今仍不断地在一个又一个学科交叉点上驾驭自己的“三套马车”,以“与世界争雄”的激情和魄力,把自己的科研生命不断延续下去。
傅志东向老师田昭武院士汇报了在美洲的田先生弟子的情况,他说,在美的田先生弟子如今都已事业有成、安居乐业,他代表美洲校友会感谢田先生的教诲,感谢田先生教会他们科学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校化学系2005级博士生叶嘉明代表年轻一代的学生向老师田昭武院士祝贺生日,他在讲话中谈了自己与田先生交往的一些感受与体会。
会上,一些单位和个人向田昭武院士敬送了礼品,学生代表向田先生献花。田昭武院士的学生、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林昌健即兴献诗一首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与仰慕之情。
在众人的热烈掌声下,田昭武院士发表了讲话。他向光临大会的领导和来宾,向筹备此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表示了感谢。他说,回顾自己80年的人生经历,不能不感谢社会、师长、同事、家人的大力支持和教导。对于这次庆祝活动,希望能局限在电化学领域内低调进行,不要邀请或惊动外单位的领导和专家,而是希望通过庆祝活动,好好回忆、梳理自己在电化学领域教学、科研的一些体会,然后整理成论文集,供年轻的电化学教研者参考。
田昭武院士指出,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运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来教学生,而学生也要懂得如何学习、如何拓宽自己的视野,这样才能在高速发展的科学领域保持自己的科研青春,时时站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教学不应当仅仅被教师看成一项完成任务的工作,而应当能让教师从中获取科研的灵感与体会,教学与科研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
田昭武院士在讲话的最后再次感谢社会、感谢学校为自己提供的种种便利,让自己能够在退休后依然从事自己喜爱的科研工作。
大会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
田昭武院士是我国杰出的电化学家,现代电化学的创始人之一。从事教学、科研60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出类拔萃的专门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60年来,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作为第一获奖者,获部级以上奖励6项,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英国威尔士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早在1974年,他就自主研制了DHZ-1型电化学综合测试仪并批量生产,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电化学综合性仪器的历史,并获得当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担任厦大校长期间,我校对外先后同国际上26所大学建立交流合作关系,相继派出720多名教师和研究生出国;对内积极改造老专业、创办了一系列新系新专业,形成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的新学科体系和多个科学研究机构。1986年,学校成为我国22所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在人才选拔上,田昭武任人唯贤,敢于破格提升人才。比如,当年破格提升的万惠霖教授如今是中科院院士。
田昭武院士虽年届八旬,仍坚守科研一线。目前,他与林祖赓教授合作,研制应用于电动公交车的超级电容器,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石油消耗问题,这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 并获国家发明专利。
(陈 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