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2007年中国民间湿地保育论坛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07年05月14日 来源:

湿地是拥有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鸟类的乐园”。但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压力下我国湿地受到严重破坏。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促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及民间组织(NGO)之间的沟通合作,“2007中国民间湿地保育论坛”在我校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福建省生态学会、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主办,生命科学学院团委,研究生会,绿野协会承办。来自全国的100多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学生社团及民间组织的代表参加了论坛。

论坛于12日上午在克立楼报告厅拉开帷幕。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教授,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环境使者、大学生绿色营发起人、原《大自然》杂志总编唐锡阳先生,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日林业生态培训中心项目官员成海政树先生,云霄县政府谢绍舟县长,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徐姗娜书记,福建省生态学会秘书长李振基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司卓亚书记、副院长陈小麟教授、院党委沈小平副书记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洪秋霞主持开幕式。

校党委副书记潘世墨教授在致辞中对学院团委和学生社团参与组织的本次活动的形式给予的肯定,并对绿野协会长期以来从事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红树林保护、校园环保、公众参与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给予了赞扬,他强调说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朝气蓬勃,热情激昂,既有知识也有能力,但各个专业的同学在组织,参与各种校园文化中,更应该将活动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训练充分结合,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同学自身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也能够更好展现校园文化亮点,创出更多的校园文化的品牌。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包括主论坛、分论坛(分论坛Ⅰ:搭建保护区、科研机构与NGO的合作平台;分论坛Ⅱ:博物学与湿地保护;分论坛Ⅲ:可持续发展教育与NGO行动)和福建云霄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三部分。

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环境使者、著名环保作家和环保活动家、大学生绿色营的发起人唐锡阳先生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论坛作了《湿地之歌》的报告;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日林业生态培训中心项目官员成海政树则介绍了中日项目在湿地保育中的贡献;环教专家、自然之友理事徐大鹏通过分析经典案例阐述了民间组织在湿地保育中的作用。代表们的报告精彩纷呈,不仅展现了政府、科研机构、高校及NGO在湿地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沟通,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力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生命科学学院 任兴伟)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