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厦门大学2007年科研工作会议于4月30日下午圆满落幕。校党委书记朱之文在闭幕大会上作总结讲话并强调指出:要下决心解决好制约我校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突出抓好体制机制创新,突出抓好若干平台基地建设,突出抓好创新团队建设,突出抓好评价体系建设。
29日下午和30日上午的两个半天,各学院、研究院举行了院科研工作会议,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了29日上午学校科研工作会议开幕式上,校长朱崇实就科学研究在研究型大学中的重要意义所作的主题报告和副校长张颖、李建发先后作的理工科和文科科研报告,围绕着科研团队建设、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建设,以及学院、研究院今后的发展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4月30日下午,厦门大学2007年科研工作会议闭幕大会在建南大会堂隆重举行。校领导朱之文、朱崇实、陈力文、潘世墨、魏洪沼、杨勇、孙世刚、陈国凤、吴世农、李建发、张颖,校长助理黄如彬、庄宗明,中科院院士唐崇惕、黄本立、万惠霖、郑兰荪、田中群,中国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以及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各学院、研究院教授、副教授和科研秘书出席了闭幕大会。
闭幕大会由副校长孙世刚主持。
会上,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黄培强、人文学院副院长徐梦秋、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文溥、管理学院院长翁君奕、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林圣彩、海洋与环境学院院长袁东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王琳等作为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分别就两天来各院围绕学校科研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所进行的热烈讨论进行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思路和打算,并对做好科研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校党委书记朱之文作总结讲话。朱之文指出,综观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鲜明特征就是,不仅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且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其重大科技成果为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推动人类科技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朱之文强调,我们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对建设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的重大意义,必须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上狠下工夫。要力争在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前沿,尤其是在关系整体科学水平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在服务区域科技创新方面起主导和引领作用。这是我们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的主要支撑和重要标志。
朱之文说,当前我们的科技创新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继续深入实施,对教育、科技的投入将继续大幅度增长;创新型国家战略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的任务和使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进入了国家的战略规划,海西建设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有望争取教育部与福建省、厦门市进一步加大共建厦门大学的力度,“211工程”“985工程”的三期建设即将启动。他强调,我们要面向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寻找结合点,要抓住机遇,善于谋划、运作,善于在工作中落实。
朱之文强调,要下决心解决好制约我校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
一是突出抓好体制机制创新。高水平大学要激发创新活力,必须打破行政壁垒,打破分得过细、统得过死的学科界限和科研单元之间的“围墙”,促进人力和智力要素的流动和会聚,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增强原始创新和继承创新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第一要理顺院系行政组织与跨学科平台、基地的关系;第二要建立资源合理配置和开放共享的体制机制。
二是要突出抓好若干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在积极鼓励教师从事自由探索式研究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有组织的、跨学科的联合攻关。要努力实现从承接小项目向承接大项目转变,从构建小平台向构建大平台转变,从“单干户”向大团队转变。坚持把构建大平台、大基地,组织大团队,承接大项目作为今后科研工作的着力点。近期内,我们要下决心争取若干个国家级和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要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围绕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参考和咨询服务,形成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三是突出抓好创新团队建设。积极创新人才组织模式,着眼于承担与国家和区域重点发展领域和重大科技项目,以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为依托,以优秀领军人才为核心,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同时,要高度重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跨学科、复合型研究生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我校科技创新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四是突出抓好评价体系建设。要着手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建设,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评价体系的建设,要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创新平台、创新基地建设,要有利于承接国家和地方的科技项目和决策咨询项目,要有利于团队建设和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要有利于形成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和政策环境。
朱之文强调指出,要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要大力倡导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大力弘扬以王亚南、陈景润教授为代表的科学精神;积极营造学术民主、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大力提倡团结协作、形成合力的团队精神。
朱之文最后指出,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努力开创科研工作的新局面,以新的成绩迎接我校第九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宣传部 楼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