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磷,大家并不陌生,磷肥是庄稼生长不可缺的养料,但当你得知磷还与人类生命起源有关时,一定会对“磷”这个自然界的普通元素心生敬意。从4月16日开始,世界上300多位研究磷的科学家聚首厦大,将共享为期四天的磷化学“嘉年华”。
16日上午,第17届国际磷化学大会在克立楼报告厅开幕。三年一次的国际磷化学大会是国际应用与纯粹化学联合会的系列会议之一,这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第二次在亚洲举办,与会者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法国、瑞士等28个国家,其中有国内外科学院院士18名。会议将探讨磷化学在生命和材料科学方面的理论及应用,研讨如何有效利用磷资源,遏制和缓解磷资源的压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开幕式由大会秘书长、厦大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黄培强主持,校长朱崇实,厦门市副市长裴金佳,福建省人事厅副厅长吴小颖,中科院院士黄本立,国际应用与纯粹化学会特派代表、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Blackburn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朱崇实感谢组委会选择厦大召开本次大会,认为这是磷化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厦大和厦大科学家的肯定。同时,也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使厦大的师生能够与之分享思想、智慧和经验,共同探讨磷化学的发展和未来。
大会期间,法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Francois Mathey教授做了题为《无机磷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活性》的主题报告,同时,来自中、法、美、英、德、俄等国的专家学者60人将做邀请报告,交流当今世界磷化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课题。
大会主席由中科院院士、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赵玉芬担任。她向记者介绍了磷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磷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她说,磷化学已经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污染,我国已经禁止在洗涤剂中添加磷,但我国水质较硬,无磷洗涤剂洗涤效果差,需使用更多的表面活性剂,又造成其他污染,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禁磷”,而是在污水排放前要加强磷的回收处理,既避免浪费磷资源,又可避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赵玉芬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磷工业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全世界生产的无机磷化合物达300种以上,全世界磷酸盐的年产能力超过2700万吨,并以年均近2%的速率增长。而我国磷化工企业有500多家,年产量超过400万吨,可生产80多个品种、100多种规格磷化合物,磷化工产品出口创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以来,我国磷化工将进入一个向大型化、自动化、集约化发展的绝佳时期。
(宣传部 王瑛慧 化学化工学院 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