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风华国韵醉学子 央视《戏苑百家》携海峡两岸戏曲名角走进我校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09日 来源:

4月6日晚,建南大会堂国韵飘香,掌声雷动,央视《戏苑百家》栏目携手海峡两岸戏曲名角,首次走出演播室,来到高校,为四千名厦大师生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民族艺术盛宴。

《戏苑百家》是央视戏曲频道的一档名牌栏目,面对占观众85%的青年学子,晚会力争寻找传统与时尚、古典与流行的契合点,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因此不仅加大了现代戏的比重,而且演员中无论是当红名角,还是梨园常青都脱去戏服,身着时装闪亮登场,增加了与大学生的认同感。

在简洁而现代感十足的舞台背景下,京剧、豫剧、越剧、沪剧、黄梅戏等各大剧种的名曲名段绽放出一朵朵瑰丽的民族艺术之花,流行歌曲点缀其中,给人以崭新的心灵震撼。

梨园精粹 好戏连台

“一手握传统,一手握现代”的“黄梅歌后”吴琼不仅演唱了名段《女驸马》、《天仙配》,还有现代歌曲《我的祖国》,展现了其古典和现代的不同风情;赵葆秀嗓音甜美、韵味纯正,她演唱《红灯记》选段,声情并茂,不愧为“老旦状元”之美誉;“裘派传人”孟广禄嗓音洪亮,韵味醇厚,细腻委婉,他献上的裘派经典剧目《铡美案》,将包龙图打座在开封府的凛然正气与裘派雄浑细腻的声腔技艺融为一体,给人以强劲的视听冲击;“梅派”传人中的佼佼者李胜素演唱的《贵妃醉酒》甘醇有味,尽显闭月羞花的醉态之美;压轴出场的中国京剧界当红老生于魁智收放自如的演唱风格,和李胜素搭档,将红色经典《白毛女》演绎得活灵活现。

来自宝岛台湾的李宝春用纯正的京剧唱腔演绎了罗大佑的名曲《恋曲1990》,古色古香的歌词与皮黄腔的绝妙重组营造出浓浓的“中国味”。

22岁的湖南昆剧团新生代花脸曹志威凭借过硬的腿功,在台上金鸡独立十五六分钟,摆出降龙罗汉、举杖罗汉、抱膝罗汉、长眉罗汉等十八罗汉众生相,令人拍手叫绝。

特意从美国俄亥俄州赶来的26岁的威廉以一身唐装亮相。他演唱沪剧《为你打开一扇窗》和淮剧《独占花魁》字正腔圆,丝毫没有洋腔洋调。

最后,中国京剧的四位一线当红名角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赵葆秀联手唱响大气磅礴的《我是中国人》,不同流派,和谐共鸣,酣畅淋漓,余音留韵,把晚会推向高潮。

传统戏曲厦大觅知音

《戏苑百家》走进厦大不仅是一次美丽的邂逅,更是缘自双方都有的追求,这就是让传统戏曲在青年人中觅寻知音,让青年人在传统戏曲中触摸文化根脉。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介绍,厦大一直致力于办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同时,我们也特别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厦大的舞台上既要有流行的周杰伦,也要有高雅的郑小瑛和古典的李胜素,希望广大青年学生在这台晚会中吸取营养,成为中华文化的热爱者和传播者。

《戏苑百家》制片人、主持人白燕升表示,“青年人对戏曲的远离和陌生,是我们普及推广得不够!”而走进厦大,正是在年轻人中推广戏曲的第一步。“这个活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尽管是一次尝试,我们不想让它失败。这台晚会的观众85%是大学生,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荣幸。我相信一流的艺术一定会有一流的观众,戏曲艺术能征服他们。如果成功,我们会以厦大为契机,按照这种模式一直做下去。”

白燕升说:“中国戏曲不是流行文化、也不是快餐文化,需要慢慢渗透,我从来不相信人上了年纪就会自然喜欢上它,换句话说,如果你小的时候不懂,很难说你上了年纪会懂,得让年轻人觉得戏曲‘有戏’才成。”白燕升大声呼吁:希望大家团结起来,真正宣传我们自己的文化,深刻感受我们的传统文化,来一次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吧。

晚会结束了,会计系03级同宿舍的四位女生依然沉静其中,久久回味。据说,她们是好不容易才“求”到四张票,一起来听戏的,李梅香同学说:“今天看到了穿着时装的戏曲名家,也有和我们一样追逐流行和时尚的年青演员,感觉戏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的传统戏曲中有许多值得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东西,虽然像今天这样现场感受的机会并不多,但今后如果在电视中看到戏曲节目,就会告诉自己先别急着换台,听听再说。我还想恶补一下戏曲知识。”

据悉,晚会录制完成后,将在四月最后一周选择一个晚上的黄金时间播出,除晚会外,还将播放近一个小时的《戏苑百家走进厦门大学》专题片。

(宣传部 王瑛慧)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