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我校新增6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23日 来源:

2006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名单于近日揭晓,我校6位教授入选,是历年来入选总数最多的一次,至此,我校共有20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

本次新增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分布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海洋科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物理化学和经济学等六个学科。42岁的厦大近海海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海洋环境学院副院长戴民汉当选为特聘教授,5位讲座教授高加力、林立伟、张晓坤、郭劳动、陈智琦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的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

据介绍,2006年5月,我校公布了31个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设岗学科,在海内外学界引起较为热烈的回应,共有60多位高端人才申报。最终确定的这六位教授均具备高深学术造诣,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战略性思维和科研组织能力,能够组建和带领本学科中青年学术团队在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起到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能够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具有拓展本学科国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我校将投入巨资,在生活待遇、科研经费、实验空间、人员和仪器配置等条件上为“长江学者”提供重点支持,特聘教授除享受厦大教授同等工资及福利待遇外,同时享受每年12.55万元人民币工作津贴;讲座教授按工作时间享受每月1.5万元人民币工作津贴。另外,学校为特聘教授提供科研配套经费,自然科学类不低于2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不低于50万元。

“长江学者”也都提出了各自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如长期致力于研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这个国际前沿课题的戴民汉教授将作为学术带头人,建好“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机制”创新群体,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科研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讲座教授参与培养研究生,开设多门本专业国际前沿课程,如来自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经济系的陈智琦教授将讲授《产业组织》和《微观经济学》,并牵头与厦大教师共同申请加拿大的国际合作项目。

“长江学者”还将在厦大开拓新的研究方向,组建创新团队,如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海洋系副教授郭劳动将协助厦大建立一个研究海洋纳米级颗粒物的实验室,并组建相关研究方向的一个创新团队,带领团队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打造实验室与研究团队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是为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而共同筹资设立的专项计划。

(宣传部 王瑛慧)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