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晚,芙蓉湖圆形舞台上演了一场精彩的中国民族乐器专场演出。琵琶、箫、古筝、扬琴、横笛、二胡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变化多样的音符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非凡的听觉享受。
晚会在古筝齐奏《白花引》、《战台风》拉开序幕,六人齐奏的气势,立刻感染了现场的观众。六人六琴,纤指轻撩间浑然一体,如晨露吵醒花的幻梦,如磐石粉碎巨浪的进攻。除了《彝族舞曲》、《苏南小曲》、《赛马》、《鄂尔多斯的春天》等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还有由我校艺术学院罗赛芬老师创作的琵琶与手风琴合奏民乐新曲——《秋壑》。演出艺术指导老师李昆丽介绍,演出前半段以乐器齐奏、合奏与重奏为主,这样的安排有利于不十分了解我国民族乐器的听众通过较为容易的欣赏乐曲。演出在琵琶协奏曲《霸王卸甲》中落下帷幕。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本次民乐专场演出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周末文化生活,为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与娱乐空间;也有利于提高同学们对传统民族乐器的认知,学会欣赏民乐,走近民乐,了解民乐,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据了解,周末文化广场通过歌舞晚会、社团专场、主题专场等形式多样的晚会,已成功举办三十多场,参与者众多,反响强烈,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与欢迎,是厦大学生文化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活跃校园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厦大青年宣传中心 茹博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