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08日 来源: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12月4日至9日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200多所高校的350多位校领导、宣传部门领导、校报主编及编辑、记者会聚厦门,就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5]13号文件)》的精神进行研讨和交流,并评选2005年度全国大学报好新闻。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维凡,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施祖美,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魏洪沼,集美大学党委副书记曾讲来以及《科学时报》社长、总编辑刘洪海,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郑保东等出席了5日上午的开幕式。副部长戴岩主持会议开幕式。

徐维凡在会上就“和谐校园的建构与校报作用的发挥”做了主题报告。徐维凡强调,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高校校报要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为建设和谐校园服务;要努力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更好地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大局;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魏洪沼在开幕式上代表我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以及我校校报的工作经验。魏洪沼充分肯定了我校校报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称赞校报同志注重研究报纸的读者对象和报道对象,把报纸办得专、精、特、新,办得生动活泼,精益求精,受到师生欢迎。他希望校报不断探索创新,把报纸办得更好。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理事长程天权为会议发来贺信。人大校报主编侯衍社宣读了程天权的贺信。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方延明回顾了中国高校校报协会一年来贯彻落实教育部13号文件的主要工作,并用“一个主导,三个重要”概括高校校报:即高校校报是高校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是校园中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连接广大师生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形象的重要窗口。他强调,文件对校报的地位和作用给出了明确的定位,高校校报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在新的时期力求更加繁荣,做大做强。

12月5日下午,与会代表分7个小组就办报经验、校报改革、校报评估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教育部[2005]13号文件是高校校报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解决了校报的繁荣问题,希望尽快开展校报评估工作,以评促建,推动高校校报办报质量的普遍提高。

北京大学校报主编、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理事长魏国英作会议总结并介绍了协会2007年的工作重点。

本次会议评出了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005年度好新闻,其中消息类一等奖21篇,通讯类一等奖24篇,言论类一等奖24篇,版面类一等奖22篇。还评出了好论文,其中一等奖24篇。据协会介绍,本次参评学校和参评作品创历史新高。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是民政部批准的全国一级学会,业务主管部门是教育部,办有会刊《中国高校校报协会通讯》。目前,全国内地高校校报有1000余家,专职人员约五六千人,规模大的高校,其校报期发行量都在万份以上。

(卢明辉)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