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彭珮云莅校调研指导我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工作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10日 来源:

11月9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名誉会长彭珮云来校视察,调研指导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工作,并与校领导和部分专家学者亲切座谈。座谈会由校党委书记王豪杰主持。

校长朱崇实首先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汇报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思路。他说,厦门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坚持走“精英教育”的办学道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最好的环境与条件,期望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能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栋梁之材。

校党委副书记、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主任陈力文从学科规划、人才培养、理论创新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详细汇报了基地的建设发展和规划情况。

与会的专家学者纷纷从课题设置、学科建设、队伍整合,交流合作的角度为基地建设出谋献策。

彭珮云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厦大的发展思路、规划和所取得的成就。她说,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各个学校应该有不同的特点和任务和要求,精英教育也是国家所需要的,厦大应该朝着这一方向继续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健康素质的人才。

在谈到大学的国际化时,彭珮云强调,我们应该和国际上一流大学竞争和交流,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在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的同时,我们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

在谈到厦大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建设时,彭珮云指出,妇女研究是时代的需要,妇女占我国人口的一半,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妇女在发展上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以人为本”就不能忽视妇女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男女两性的平等和谐,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共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为妇女研究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彭珮云强调,加强妇女/性别研究在高校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要重视学科建设,把妇女/性别研究纳入学校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当中,通过多学科渗透,跨学科研究,逐步形成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理论。二是重视人才培养,要使男女平等这一基本国策真正在社会各领域得到贯彻,关键在于提高认识,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三是重视社会服务,深入研究妇女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积极为党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

中国妇女研究会秘书长、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谭琳代表中国妇女研究会对我校基地建设提出建议。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国玲、福建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赖祖胜和省妇联副主席马义英等参加了座谈会。

(宣传部 王瑛慧)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