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清华大学薛澜教授做客“南强学术讲座”: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敏捷治理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8日 来源:

11月13日晚,清华大学薛澜教授应邀访问厦门大学并为师生作题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敏捷治理”的南强学术讲座。讲座在科学艺术中心举行,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陈振明教授主持。

薛澜现为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曾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讲座伊始,陈振明代表公共事务学院和公共政策研究院欢迎薛澜的到来,并向师生介绍了薛澜的学术履历和与厦门大学的不解之缘,随后为薛澜颁发“南强学术讲座”纪念牌并合影留念。

薛澜回顾了人类历史上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推介了两本有影响力的相关著作——《第三次浪潮》、《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介绍了四次工业革命内涵及特点:技术进步将物理空间、网络空间、生物空间有机联系起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具有深度和大范围的影响,是前三次工业革命所不及的。其次,薛澜借用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就业、人类伦理道德问题、个人隐私及数据保护问题,继而对中国国家创新治理体系发问:面对挑战中国准备好了吗?中国创新能够承担重任?启发在座师生的共鸣与思考。紧接着薛澜从中国科技创新改革历程、中国创新系统建设成效、中国创新辉煌成就背后动因、中国创新系统不足及差距原因等五个方面详细分析。其中不乏区别“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概念内涵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述。围绕上述问题,薛澜指出中国需要锤炼出谦逊自信的心态、务实平常的心态和开放包容的心态,以科学研究补短板,技术创新搭桥梁,制度建设谋远略,努力实现社会预见、同步设计、敏捷治理和全球参与的统一,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迎接和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及其带来的国家治理模式变革。

薛澜认为,敏捷治理的核心是改变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公共政策的产生、分析、决策及执行,敏捷治理的关键在于政策制定者对时间概念的敏感性。为了让大家对敏捷治理有更全面、深入和直观的理解,薛澜教授以人工智能治理准则为案例,强调需要关注人工智能条件下的伦理问题。薛澜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定义尚未明晰,需要交给下一代人来做评判,正确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有赖于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鼓舞在座师生思考和开展研究。

在座师生就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国家治理行为、市场环境的重要性、敏捷治理与规制治理、敏捷治理的合法性来源等方面与薛澜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陈振明为薛澜的精彩演讲总结发言。他认为薛澜生动且紧跟学术前沿的讲座给我们以深刻启发,尤其是薛澜提到的敏捷治理概念,不仅仅是在科学技术、公共政策方面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理理念,更是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种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将有助于引领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治理学科建设与发展。

(文/吴筱薇 黄锦坚 图/公共事务学院)

责任编辑:张夏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