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厦门市第二届社科普及周”我校学者专题研讨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28日 来源:

9月27日下午,作为“厦门市第二届社科普及周”系列活动之一的“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思想源流与现实意义研讨会”在我校图书馆南强报告厅举行。这次研讨会是由校党委宣传部和厦门市老教授共同主办,厦门市社科联副主席胡福宝、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郑保东出席研讨会。

厦门市老教授协会副会长、我校哲学系教授何乃川,老教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我校哲学系教授苏振富,我校政治系教授吴仲平分别从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构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相统一的角度做了主题发言。

与会者认为,和谐社会思想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会者从《周易》八卦到先秦诸子百家再到宋朝张载,对和谐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和解读。中国哲学中的“和而不同”思想揭示了一条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重要规律,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与会者认为,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在积极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同时,强调要把发展成果体现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上来,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相处。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更加全面协调和均衡。

与会者认为,中央强调,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把对内坚持和谐发展与对外坚持和平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统一起来整体推进。这一思想上的创新,赋予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以崭新的时代精神和科学内涵。

(宣传部 王瑛慧)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