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将加大勤工助学的力度,为更多同学提供锻炼自我的机会。这是记者从9月26日召开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了解到的。
我校校内现一年设立3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其中,常设岗位188个,临时岗位120个,有4000多人次参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年发放劳酬总额超过100万元。除此之外,我校还设有研究生教学助理岗位1300多个,参与学生5000人次。
由于我校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多局限于党政管理单位,在目前情况下,岗位的吸纳能力已趋于饱和,因此,学校决定调整岗位类型,进一步拓展勤工助学渠道。据学生处处长辜芳昭介绍,调整后的岗位类型为助管岗位、项目岗位和企业岗位三类。其中,项目岗位是首次设立,指的是在学校管理、服务中,将一些应由学校经费支付的专项工作岗位设置为勤工助学岗位。它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立或调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项目岗位的设立与专项工作经费、人员编制相结合,有利于绩效管理,有利于锻炼学生,缓和人员编制紧张。
据了解,勤工助学的计酬方法今后也将作相应调整。助管岗位的劳酬定位为每个月300元,每周不少于10小时,项目岗位和企业岗位的计酬标准一般为每小时8元。虽然个体的劳酬略有下降,但是岗位的总量可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5-2倍,更多的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勤工助学。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在会上就具体的问题作了要求并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一定要加大勤工助学的力度,鼓励学生“以勤代补”,“以勤补贷”,用自己的劳动解决自身的经济困难,减少我校各项贷款带来的压力。
会上,学生处副处长林东伟通报了今年我校06级贫困新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和“绿色通道”的情况,并对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作了说明。
(陈 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