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耶鲁大学副校长罗琳达和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做专题报告谈国际化
发布时间:2006年07月21日 来源:

21日上午,中国——耶鲁大学领导暑期研讨班(厦门)继续进行,耶鲁大学罗琳达副校长和我国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分别做专题报告。

罗琳达副校长作了题为《推进国际化,通过合作与伙伴关系》,认为,自“985计划”实施以来,暑期研讨班各大学开始的国际化是中国大学国际化进程中先行者和领导者。他们通过吸引更多的海外学生,建立各种学习项目、关心外国人的需要、建立学生国际中心、发展重要的中外合作科研中心、建立双学位学科以及成立国际事务办公室等方面的工作,在学生计划、教师合作、教学项目、科研合作以及博物馆和图书馆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并经历了从少量的、断断续续的投入到大量的、持续的投入的转变,从而为各大学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合作打下了基础,为推动了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与平台。

同时,罗琳达副校长也指出,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国际化过程中互利的项目更加“艰难” ,而且需要很多的时间。因此,慎重选择合作伙伴的质量很重要。在国际化过程中,我们考虑的应该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在评诂合作伙伴时,应该充分考虑标准到大学的长远利益,考虑到合作对于推进课程建设、科研发展以及大学名望的提高的意义与价值。

对此,她建议,下一步可以考虑进一步提升课程,让国外的教师来学校授课或者利用远程教育实现国际教育的合作;更多地在课程里安排访问伙伴大学或安排伙伴大学教学;联合博物馆和图书馆,如联合购买艺术品,让这些艺术品长期存在伙伴大学;成立中国大学在国外的中心或学院等步骤推动国际化的进程。

随后,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作了题为《建国际化科教平台,育全球化领导英才》的报告。报告认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播途径,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具有全球化性质(包括人口、环境、资源等),需要研究者相互协作与合作,推进相互理解。因此,不同国家和国内兄弟院校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许智宏校长在介绍北大在推进国际化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大学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应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多边合作、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战略思考,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调动全校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灵活多样的途径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海外研习的机会,营造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和符合国际规则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大力提倡交叉学科的发展,鼓励国际性跨学科研究中心以及联合实验室;谋求和大型跨国集团的紧密合作,积极促成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学研一体化;通过合作研究、培训,提高教师的国际视野和教学科研水平;继续加大引智和外国专家工作力度,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最好的专家学者来校执教和从事科学研究;健全政策配套,为引进的专家学者营造尽可能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落实各项保障机制,为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理念上的、制度上的、组织上的和资金上的保障等。

最后,各大学校长围绕如何吸引非华人学者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如何与国际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合组等方面交流了各校在实践中的经验与遇到的问题,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覃红霞)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