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充分利用短学期以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安排丰富多彩的创新性教学活动是“三学期制”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根据三学期制的安排,本科高年级学生以教学实践为主。从2005年实行“三学期制”以来的两个短学期,学校都对此高度重视,为学生准备了丰富而具有价值的实践教学大餐。
与去年首次实行短学期相比,在今年短学期参加实践教学的专业和人数有一定增长,形式更加多样。全校共有9个理工科专业,620名学生参加了金工实践;另有19个本科专业,1199名学生参加了生产实习。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有的选择进入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如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进入南靖南亚热带雨林教学实习基地,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学生进入厦门夏新电子公司生产实习基地,化学化工学院学生进入厦门翔鹭化纤教学实习基地等;有的却选择分散到各个地方开展实习,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入厦门各新闻媒体进行新闻采写等。有的深入企业生产车间进行观摩或顶岗实习,如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学生选择到三明化工集团公司等;有的则深入农村开展田野调查,如历史学专业学生福安农村,进行基层社会、经济、文化综合考察研究,训练学生区域调查、原始文献整理、口传史料的整理与应用能力。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创新性实践教学促进了学生深入基层、丰富体验,促进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受学生好评。
校领导对短学期的教学实践极其重视。7月11日上午,副校长吴世农、校长助理、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如彬检查了漳州校区金工车间的教学实践工作,看望参加实践活动的师生,并给予高度评价,勉励同学们深入一线,勉励参加实习学生,加强实践能力培养。7月12日下午,教务处邬大光处长、施芝元副处长实地检查厦门大学夏新电子有限公司实习基地,看望了参加实习的师生。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