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我校将承办“中国-耶鲁大学领导暑期高级研讨班”
发布时间:2006年07月07日 来源:

记者从4日下午召开的“中国-耶鲁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厦门)”筹备工作动员会上获悉,教育部将于7月19至22日在我校举办“中国-耶鲁大学领导暑期高级研讨班”。届时我国大陆16所著名大学的领导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领导60多人将聚集厦大,与美国耶鲁大学校长面对面探讨有关大学本科通识教育、一流的教师队伍建设、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当今国际高等教育共同关注的问题。

校党委书记王豪杰在动员会上讲话,介绍了“中国-耶鲁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的由来和耶鲁大学举办前两次研讨班的经验。

“中国-耶鲁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是由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国务委员陈至立提议并与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Richard Charles Levin)商定,我国教育部与耶鲁大学合作举办的教育合作项目,是中国政府与美国名校第一次联合举办的培训中国一流大学领导的高级研讨班。2004年3月22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和耶鲁大学校长雷文分别在北京市和美国纽黑文市宣布启动该项目。首届和第二届研讨班分别于当年和次年暑期在耶鲁大学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章新胜分别出席了前两届研讨班开班式。前两届研讨班成员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大、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等我国大陆十余所名校的党委书记(副书记)、校长(副校长),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副校长也参加了研讨班。我校党委书记王豪杰和副校长吴世农参加了首届研讨班,校长朱崇实和副校长张颖参加了第二届研讨班。

王书记介绍说,耶鲁大学对研讨班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研讨班的培训内容、形式、后勤保障乃至每一个活动细节。校长雷文亲自挂帅,副校长罗•琳达(Linda Koch Lorimer)负责具体实施,187人参与教学和服务工作,从雷文到每一位参与的教授和工作人员,都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投入其中。在培训内容上,耶鲁大学组织了一系列专题讲座,涉及大学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资金筹措、校园规划等,并把耶鲁的做法和经验作为案例进行介绍。雷文作了专题报告,还邀请了纽约市市长作报告。举办方还专门从联合国总部聘请了三名同声传译人员作翻译工作。在培训形式上,采取多种教学模式相互搭配、有机整合,安排了实地参观考察和丰富的课外活动,使课堂内外交流频繁,互动性强,气氛活跃。

对于教育部为何选择厦门大学作为第三届研讨班举办地,王书记说,除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外,我校近几年发展步伐加快,学校特色与影响力不断扩大,代表着中国在南方的一流大学,同时我校也有着举办重大活动的成功经验。

对于如何办好研讨班?王书记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王书记说,教育部郑重地把这个办班任务交给厦大,是对厦大的厚爱。办好这个班不仅体现我校的水平,也代表中国高校的水平。这同时也是向耶鲁大学和我国高校展示我校办学水平的机会;二是各单位、有关人员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好。这是对我校管理与服务水平的一次考验;三是所有活动要按照一流的标准、卓越的标准来实施,充分考虑和重视每一个细节。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也在会上要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次办班的重要意义,高标准、高规格地办好这次研讨班,办出精品,办出中国高校最高水平。潘世墨并就有关职能部门或单位的分工作了初步安排。学校办公室主任王巧萍就有关具体工作作了说明和补充。

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卢明辉)

相关背景介绍:

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成立于1887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701年的一所教会学校,1716年迁至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New Haven)市,1718年为感谢英国东印度公司官员艾利胡•耶鲁的捐赠,更名为耶鲁学院。耶鲁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齐名。

本科学院、文理研究生院和十大专业学院(即建筑、艺术、神学、戏剧、林业与环境、法学、管理、医学、音乐和护理)是耶鲁的三大主体。学校有来自美国和其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名学生。耶鲁大学非常重视本科生教育,许多杰出的教授也一直都在从事基础课程的教学。本科学院是耶鲁大学的核心,共有65个系所,每年开设2000多门本科课程。

耶鲁筹集的用于学术研究的捐助达152亿美元,在全世界所有大学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哈佛大学。而耶鲁的本科教育资金捐助则在全球首屈一指。

耶鲁大学中心校园占地170英亩,校内225栋建筑多由各个历史时期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建筑风格多样,从哥特式到现代式,不一而足。耶鲁校园静谧优美、环境宜人,曾被誉为“美国最美丽的校园”。另外,耶鲁大学还拥有600英亩体育场和自然保护区。

建校以来,耶鲁大学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走出了影响美国乃至世界的风云人物包括塔夫脱、福特、老布什、克林顿和现任总统小布什5位美国元首,德国前总统卡斯腾斯和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也是耶鲁毕业生,耶鲁因此被称为“总统摇篮”。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耶鲁毕业生。在当今美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法律、文化等领域,几乎都能找到担当领导角色的耶鲁毕业生。

耶鲁大学在中美教育交流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1854年,留学生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成为获得美国大学学位的首个中国人。著名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经济学家马寅初等也先后求学耶鲁。目前,耶鲁大学与中国教育界的合作非常广泛。耶鲁大学与中国16个城市的45个院校、研究所、政府机构及非营利机构开展了60多个合作项目。在耶鲁校园内,中国学生、学者也是最大的留学生群体,仅2004年就达到600多人,是耶鲁最大的外国留学群体之一。近20年来,耶鲁大学吸引了4000多名中国留学人员,同中国文化界、科技界、教育界的合作项目超过80个。

耶鲁大学现任校长理查德•雷文教授

耶鲁大学现任校长理查德•雷文教授(Richard Charles Levin)1968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学位,后又在牛津大学研修政治学和哲学,再获文学学士学位,1974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任经济系主任和文理研究生院院长。1993年10月2日出任校长,是耶鲁第22任校长。雷文是美国常青藤联盟学校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并被公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领导者之一。(卢明辉搜集整理)

(有关“中国-耶鲁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的情况及耶鲁大学介绍请参见《厦门大学报》2004年9月出版的第607期文章《世界一流大学对我们的有益启示》和副刊专栏“我眼中的耶鲁”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