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6月28日上午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上获悉,我校将组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并分别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开招聘首席教授(一级岗位)。
校领导王豪杰、潘世墨、吴世农,相关部处机关负责人,人文学院、公共事务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等出席了工作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主持会议。
潘世墨传达了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文件精神,就如何改进思想政治课和实施的具体方案作了说明。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为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四门必修课。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成立了由王豪杰任组长,潘世墨和吴世农任副组长的厦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了由吴世农任主任,陈振明、李文溥、徐梦秋任副主任的厦门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还将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作为科研平台,对内凝聚现有科研力量,对外吸引人才,创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
近期,学校将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开招聘首席教授,每门课程设2—3个重要岗位、启动经费5万元,同时,编制06级新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师资培养,教材计划等。
副校长吴世农从教学组织的角度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出要求:要打破专业限制,选聘教学水平高、政治觉悟高的教师;首席教授与各学院组成课程组,探讨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改革,变更考试方式,采取多种考试方式交叉进行。
与会人员就引进课程组人才、制定课程计划、师资力量配备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王豪杰书记充分听取讨论后,结合我国国情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他表示,学校之前对马列主义教研室进行的改革将继续坚持下去。在目前的转型过渡时期,要采取临时有效的措施,确保06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按时开课。王书记指出,要用开放的、长远的眼光来设计首席教授岗位的标准,研究中心要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目标明确,创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
(宣传部 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