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我校第三次科研工作会议闭幕
发布时间:2006年06月08日 来源:

6月6日下午,历时20天的厦门大学第三次科研工作会议圆满闭幕。校党委书记王豪杰在闭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厦门大学要成为知识创新体系的主力军,技术创新体系的生力军,区域创新体系的骨干和引领力量。这些方面厦门大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闭幕大会由副校长孙世刚主持。

校领导王豪杰、朱崇实、陈力文、魏洪沼、杨勇、孙世刚、吴世农、李建发、张颖,校长助理黄如彬、庄宗明,机关部处负责人、资产经营公司负责人,获各类表彰的教师,各学院、研究院、校直属教学部书记、院长、部主任,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书记,各类实验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985工程”二期科技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项目组成员,各学院科研秘书等出席了闭幕大会。

会上,各学院、研究院院长就5月16日厦门大学第三次科研工作会议开幕以来,各院召开的科研工作会议以及就学校领导关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报告和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学习和讨论的情况作了总结,并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对学校在科研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院长们普遍认为,我校“十五”期间的科研工作水平和成绩与“九五”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值得欢欣鼓舞的,但总体来说科研总量还偏少,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贡献度还不够大。不少院长提出应整合跨学科科研力量,制订更大的规划,争取更大的项目,加强重大标志性成果的突破。

院长们认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要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建设的需求,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要发挥高校优势,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上出思想、出学说、出人才。

院长们提出,应下决心进行制度上的重大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考核制度,强化激励竞争机制,改革现有考核评价体系,从重视数量的增长转移到重视质量的提升上来;建议实行分类考核,不搞一刀切,希望能给教师比较宽松的科研学术环境。

院长们建议,应注重年轻人的培养、挖潜和传、帮、带的工作,将优秀的年轻教师纳入科研团队更好地发挥年轻教师的作用,同时也为学术梯队的形成打好基础。

此外,各位院长还就加强人才引进、增强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增加科研实验空间、尽量减少行政性事务、注重研究生的培养和使用、树立高尚科研文化,倡导团队精神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资产公司总经理金能明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问题作了发言,他认为影响和制约我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因素体现在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还认识不足。今后工作的重点将放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创新体系;通过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完善科技服务功能;针对国家的需求组织力量建设产学研创新体系上。

副校长李建发宣读了《厦门大学关于表彰2005年度科研业绩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的决定》并就2006年度科研工作任务作了部署和说明。

最后,校党委书记王豪杰作总结讲话。他说,此次科研工作会议主题非常明确,就是学习贯彻全国科学大会和教育部咨询工作会议精神;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加快厦门大学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

他指出,下一阶段我校科研工作可以归纳为四个重点:观念创新、制度创新、营造氛围和下大力气抓好平台基地的建设。

观念创新首先要认清形势,中国的大学和国外的大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厦门大学有自己的优势,我们正处在发展的最好的时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盲目沾沾自喜可能会损毁厦门大学的未来。我们虽然有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但还缺乏国家第一层次的首席科学家,我们的科研总量,标志性成果和标志性贡献还显不够。王书记说,全国科学大会明确提出创新是中国发展的唯一选择,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校是创新的基础。我们必须认清高等学校要以创新精神来引领学校的改革步伐,高等学校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和主线。在谈到制度创新时,王书记指出制度创新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科研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要抓住带根本性的问题,探索和建立体现规范性和公平性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和建立体现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和科研特点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探索和建立人才激励、流动、保障和约束机制;探索和建立科学合理的具有学科和专业特点的科研评估体系。

王豪杰指出,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包括制度环境、学术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要下大力气抓好平台基地的建设,它体现了厦门大学的学科水平和科研实力,是厦门大学今后新的学科增长点,是学科建设的希望所在。

王豪杰表示,学校将认真总结和吸收各位院长、专家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并结合学校、学院及学科的特点,认真研究制定和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政策。

这是一次学习的大会,动员的大会,表决心的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王豪杰说,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我校的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祖国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闭幕大会上,学校领导还为获得2005年度科研各类奖励及专利授权的教师、获重大项目配套经费的教师进行了表彰。

(宣传部 楼红英)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