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聚焦“211”:“公共服务体系”子项目接受校内专家组验收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21日 来源:

19日,孙世刚副校长与厦门大学“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验收专家组一行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开展验收。

“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包括校园网建设、数字图书馆资源存储与服务系统和大型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三个建设部分。其中,校园网建设的目标是建设面向21世纪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体系,为“数字厦大”提供国际一流的信息交换与服务平台;数字图书馆资源存储与服务系统的建设目标是促成厦门大学学术活动和学科信息交流所需要的数字化学术环境,建立一个以数据存储为中心大型存储区域网网络(SAN),提供海量存储,集中接入各类资源和服务;大型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信息环境、技术手段和整体办学条件。

经过5年的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三个建设项目的服务功能均有较大提升,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为我校的教学和科研以及师生员工的生活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实现了我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走向全国高校前列的战略构想。具体体现在:

校园网建设配合学校校区建设,校园网络覆盖率大大提高,我校拥有的IP地址已从2001年的20个C类地址(约5千个IP地址)增加到目前的240个C类地址(约6.1万个IP地址,含宿舍网),增长12.2倍。校园网出口带宽得到显著提升,位于我校的CERNET厦门主节点网络主干出口从2001年前的2Mbps增长到目前的755Mbps(四路155Mbps连接CERNET华南主干,一路155Mbps经福州连接CERNET华东南主干),增长388倍。2004年,我校成为下一代互联网CNGI/CERNET2全国20个核心节点之一,这为我校参与下一代网络建设,共享下一代网络资源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数字图书馆资源存储与服务系统目前建成磁盘阵列容量达到36TB、备份容量40TB国内高校图书馆先进的海量存储网,极大地增强我校图书馆总馆及分馆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文献信息保障能力。引进国内外著名学术数据库已达64个,位居全国高校前列。通过参与“CALIS”联合目录的促进,2002年5月在全国高校新一轮B级和B+级成员馆的数据评估中,学校图书馆以中文第一、西文第三名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专家评估,晋升为B级成员馆,成为福建省惟一一家B级成员馆。

大型仪器设备与优质资源共享系统基本完成包括贵重仪器设备信息共享系统、贵重仪器设备网上预约系统和厦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计量认证工作在内的项目建设。贵重仪器设备网上预约系统第一期的建设已经完成并实际投入使用,达到平台设计预期的使用效果。分析测试中心已于2004年8月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高校评审组的评审,并获得了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证书。

(发展规划办公室 洪真裁)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