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校庆报道——外文学院校庆系列讲座之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06年04月08日 来源:

2006年4月7日下午2点30分,继朱新建系友的校庆讲座之后,在嘉庚五105教室举行外文学院校庆系列讲座第二场——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展望。讲座由学院日语系教授纪太平老师主持,厦门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王虹、日本校友会副会长朱新建、袁高潮出席了讲座。另外还有许多专程从日本、北京、杭州等地回校的日语75级系友参加了讲座。

讲座的主讲人为外文学院75级系友李大清先生,他毕业后曾担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日语讲座讲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副教授、日语教研室主任;此后,他还相继担任日本及国内好几所大学的教授,并多年为中日两国高层领导人担任翻译工作,现任日中和平友好联络会事务局局长、日中交流合作中心理事长、厦门大学日本校友会会长。

李大清先生首先就日本对历史认识方面的进行阐述,他从二战后的日本着眼,指出由于美国冷战时期扶日反共政策,日本错过了举国清算侵略历史和战争处理的机会;由于美国的放纵,社会容忍右翼否认侵略历史,没有法律限制否认侵略历史的言行。另外,战后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由经济大国走下政治大国”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恢复民族自信重振国威,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历史,篡改教科书;再加上日本的选举制度与战争的遗族会的作用,“谢罪疲劳论”,国民的抵触情绪和“反感论”,导致了日本难以正视侵略历史等问题的产生,其后,李大清先生通过介绍靖国神社的历史,剖析了近期比较热门的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并就中日关系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就“排华问题”、日元“贷款以及9月份的日本大选等问题和大家进行了探讨。

在接下来的提问阶段,同为日语系75级系友的朱新建先生,日语系主任陈端端教授以及在场的学生就“日本民众的谢罪疲劳观”、“日本的神道是否为宗教”、“日本的遗族金”、“日本反华游行”等问题进行了提问,李大清先生逐一进行了回答。

最后,纪太平教授总结了讲座的内容,李大清先生的讲座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也为广大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外文学院宣传部 钟晓玮 刘旭)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