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6日,为迎接厦门大学85周年校庆,庆祝“厦门大学理论物理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正式成立,为期一天半的院士论坛——“物理与天文前沿问题”在物理馆112正式拉开帷幕。中国科学院的9位院士以及国内诸多高校的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此次论坛。
出席“院士论坛”进行演讲的各位院士是: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的陈建生院士,他作了题为《天体物理学的15个问题》的演讲;
南开大学的葛墨林院士,他作了题为《Three challenge problem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的演讲;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理论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郝柏林院士,他作了题为《原核生物谱系发生学与分类学走到一起:不用序列联配的组分矢量方法》的演讲;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的李惕碚院士,他作了题为《超越爱因斯坦计划与黑洞探测》的演讲;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陆埮院士,他作了题为《宇宙学的进展》的演讲;
清华大学的王崇愚院士,他作了题为《多尺度能量密度方法及其应用》的演讲。
参加研讨的还有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黄润乾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周又元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欧阳钟灿院士。此次论坛所邀请到的院士数目之多,演讲涉及到的问题之前沿性,都充分体现了此次论坛的高规格和高水平。
论坛由“厦门大学理论物理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卢炬甫教授主持。6位院士先后登台演讲,他们纵论物理与天文各个前沿领域的问题。院士们结合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介绍自己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为在座师生们指明了将来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使得大家在短时间内畅游于物理与天文前沿领域的广阔海洋中,收获颇丰。同学们不但钦佩院士们渊博的学识,同时更深深为他们言谈间所展现的巨大人格魅力所折服。教室里时不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此次的院士论坛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术前沿问题和研究方向的平台,切实地体现本次校庆“学术性”的特点,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厦门大学85周年校庆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据悉,4月7日还将就该问题进行为期半天的探讨,为该院士论坛画上圆满的句号。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陈鲁倬 林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