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在我国及东南亚久负盛誉的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整修一新后正式开馆。福建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创办人林惠祥先生之女林华明女士,福建省博物院院长杨琮,上海市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副校长李建发、校友总会理事长林祖庚为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开馆剪彩。典礼由人文学院副院长徐梦秋主持。
潘世墨在仪式上说“厦大人类博物馆充分展示了人类及其文化的进化以及中国文明史发展过程,这种陈列在国内博物馆属于先进之列。重修后的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展示我校在人类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要激励我们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再创佳绩。”林华明以一位老归侨、老侨务工作者和林惠祥教授的子女的身份发言,她深情回顾了林惠祥教授为华侨、归侨所作的工作和对考古学的痴爱之情。
目前,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馆舍面积达2400多平方米,共有1万多件珍贵文物,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图书资料1万多册,包括中国文明史各阶段的文物标本、史前遗存、模型实物,历代的陶瓷、青铜、玉石、货币、甲骨、字画,以及体现来自西、南亚的海洋文明史宗教石刻,如宋元时代的伊期兰教、婆罗门教等宗教碑刻。馆藏的中国少数民族与民俗文物、东南亚大洋洲民族考古文物,如台湾高山族的贝珠衣、双联杯以及独木舟、刀枪等极具民族特色。另外,许多涉台文物以及东南亚旧石器标本在中国博物馆中都是少见的藏品馆藏品。在这些馆藏文物中,有些是著名人类学家林惠祥教授及其遗孀黄瑞霞捐赠的私人物品。
据人类馆工作人员介绍,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是福建省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高校最早的博物馆之一。目前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属于研究型博物馆,现有中国人类学会、中国百越民族研究会、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等三个全国性学会挂靠于此,担负着新时期人类学科的科学研究、教学和服务社会等三项任务。2005年9月,学校开始对人类博物馆进行修缮改造,此次修缮由我国著名的博物馆布展专家费钦生先生负责文物的布展设计和施工。校庆期间,整修一新的博物馆将在校庆期间精选近800件藏品对外展出。
据悉,早在1926年秋,鲁迅先生等一批就在厦门大学举办考古文物展览会,翌年厦门大学国学院成立了文化陈列所。1934年著名人类学家、我校林惠祥先生创办(私立)人类博物馆筹备处,1951年他将偿期搜集的海内外极其珍贵的文物全部捐献给厦门大学,经中央教育部批准成立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1953年正式开馆。
出席典礼的还有林惠祥先生的子女林华清女士、林华素女士、林华岩先生等亲属,校友、上海市博物馆陈克伦副馆长,中国博物馆学会陈列艺术委员会荣誉理事长费钦生教授,校友、厦门市文化局局长罗才福,厦门市文化局副局长李云丽,校友、厦门市博物馆馆长张仲淳,校友、厦门市华侨博物院院长丁烔淳,上海创超公司总经理李俊杰,校友、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栗建安研究员,荷兰莱顿大学亚洲中心主任Van Driem 教授,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余光弘,校友、旅日华侨陈杰中先生,校友、厦门市博物馆副馆长陈娟英,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副理事长翁心桥先生,泰国校友会永远名誉主席蔡悦诗女士,菲律宾校友会理事长邵建寅先生、副理事长王经伦,菲律宾实业家洪文炳先生,菲律宾校友会前理事长庄汉水先生、庄国川,菲律宾中正学院董事长陈著远先生,菲律宾中正学院校友总会会长郭树恒先生及菲律宾友人一行,美洲知名校友朱一雄、庄昭顺伉俪,旅美校友张晓昆博士、许华曦博士、郑立谋博士、王奋博士和师生代表出席了仪式。
另悉,在重修开馆仪式结束后,还举行了林惠祥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林华明女士和邵建寅先生为铜像揭幕。
(宣传部 马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