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第八届海峡两岸海洋环境监测及预报技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1日 来源:

10月25-26日,第八届海峡两岸海洋环境监测及预报技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庄召开。研讨会由厦门大学与武汉大学、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台湾“中央大学”联合主办,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和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台湾海峡海洋预报中心、台湾“中央大学”水文与海洋科学研究所承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自然资源部所属各分局、福建省海洋预报台、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台湾“中央”气象局海象测报中心、台湾“中央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等两岸30余所高校、研究所、业务部门和公司的约150位专家学者出席。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蔡红涛主持开幕式,武汉大学副校长吴平、厦门大学教授黄邦钦、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总工石晓勇、台湾“中央大学”水文与海洋科学研究所所长钱桦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海峡两岸海洋环境监测及预报技术研讨会,由厦门大学教授洪华生、台湾成功大学教授高家俊和台湾“中央大学” 教授刘康克于2009年发起并由两岸轮流主办,旨在“提升海峡两岸在海洋环境监测及预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能力,提升海峡两岸防灾减灾能力,为海峡两岸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生态环境安全保障,造福海峡两岸人民”。迄今十年,会议特别邀请了发起人洪华生、高家俊回顾本系列研讨会十年发展历程。十年来,议题不断深化,技术不断创新,科学研究服务于实务应用,业务部门的使用经验为学者研究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实验数据,对于科学研究和业务应用的促进均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会议的持续举办是两岸各界同仁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两岸同仁不忘初心、共同携手、传承发展!

专家学者围绕“海洋科学前沿与进展”、“海洋数值模式及预报技术发展与应用” 、“海洋雷达及遥测等观测技术发展与应用”、“海洋环境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灾害” 、“海洋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与灾害管理”等议题进行研讨。会议特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院士陈大可和台湾“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教授朱延祥,分别做了题为“大湾区海洋监测预报系统设想”和“海洋雷达遥测技术在台湾地区的发展”的主旨报告。此外,还有50人做了专题报告演讲,以及43份学术海报,多学科交融体现得淋漓尽致。

会议最后就两岸合作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并就河口-近岸精细化监测手段及预报技术研究合作、海峡海上垃圾溯源和治理、融合两岸雷达资料提供更多台风预警信息、建立台风减灾和海难救助等紧急事件资料互通机制、人员互访合作培养学生、配合航次交流及仪器研发等问题形成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两岸学者踊跃发表,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机制,深入推进学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为两岸的海洋灾害预警防治持续做出贡献。

(环境与生态学院 黄水英)

责任编辑:张夏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